王洪文
在我的想象之中,,耿金章必定是個五大三粗、濃眉闊嘴的人物,。不料,,一見面,他一頭皓發(fā),,老干部模樣,,說起話來常常夾雜著拉長了的“啊”,如同在那里從容不迫地作報告,。
耿金章,,上海“文化大革命”中的風云人物,。他的回憶,,從一個特殊的角度,刻畫了張春橋和王洪文的形象--當年,,他是張春橋和王洪文的“死對頭”,。
自然,先要向今日的年輕讀者簡略介紹一下耿金章其人,。耿金章原名耿玉章,,山東曹州人氏。五歲時死去父親,,八歲時死去母親,,貧窮的他沒念過書,在地主家干活,,也曾要過飯,。后來,為了糊口,,成為國民黨軍隊上等兵,。在濟南戰(zhàn)役中被俘,隨即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由戰(zhàn)士升為副排長,,1949年加人中國共產黨。1957年復員到上海,,在中泥造紙廠當打漿工,。1964年提為副工長。
連耿金章自己都未曾想到,,他會一躍成為上海工人的造反領袖,,與王洪文旗鼓相當。他告訴我,,在安亭,,他還不過是“工總司”中的普通一兵,。那時,王洪文已經是“工總司”的司令了,。當王洪文帶領一批造反隊員跟隨張春橋回上海的時候,,耿金章跟隨那批堅持繼續(xù)北上的造反隊員走了。這是一支亂哄哄,、由許多工廠的工人組成的隊伍,,沒有領袖人物,簡直是一幫烏合之眾,。到了昆山,,隊伍進行整頓,一致要求推舉新的領導人,。這時,,有人喊:“誰是共產黨員,站出來!”在造反隊員中,,共產黨員極少,。喊了幾遍,無人答應,。這時,,耿金章站了起來,自報“家門”--貧農出身,,復員軍人,,1949年人黨……他竟當場被推舉為這支隊伍的“隊長”!
他帶領隊伍到了蘇州。當張春橋趕來與他談判時,,聽說他是黨員,特地記下了他的名字,。雖說他文化粗淺,,但是,多年的部隊生活,,卻使他具備很強的組織能力,。在與張春橋、韓哲一,、曹荻秋簽約后,,耿金章帶領隊伍回上海。照理,,這支隊伍到了上海,,各自回廠,也就解散了,。耿金章卻把隊伍拉到紅都劇場,,居然拉起一個新的山頭,,名曰“北上返滬第二兵團”,簡稱“二兵團”,,自任“二兵團”的司令,。這個“二兵團”后來竟發(fā)展到五六十萬之眾,耿司令成為上海灘上赫赫有名的“造反司令”,。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