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標簽: | [毛澤東] |
毛澤東
八大軍區(qū)司令員對調,,是我軍建軍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是毛澤東經長久醞釀后所采取的一項重大的治軍,、治國舉措。實踐證明,,這一舉措對于防止黨內,、軍內鬧獨立性現象的發(fā)生,對于反對宗派主義和山頭主義,,確保軍隊在黨的絕對領導下的團結與統(tǒng)一,,產生了積極影響。
長久醞釀
毛澤東之所以確定八大軍區(qū)司令員對調,,與“林彪事件”有很大干系,。
林彪無疑在革命戰(zhàn)爭中立下過顯赫戰(zhàn)功,毛澤東對他也曾十分賞識的,。建國后,,林彪收斂鋒芒,,常以生病為由,在家休息,,但他并不甘寂寞,。1959年廬山會議召開后,毛澤東與彭德懷鬧翻,,林彪被毛召上了山。
林彪打仗機敏,,政治上也很有計謀,。會上,他對彭德懷發(fā)起猛攻,。1959年9月17日,,他接替彭德懷職務當上了國防部長,九天后又擔任了軍委副主席,,開始主持軍委日常工作,。廬山會議,林彪成了“大贏家”,,從沉寂中崛起,。
“文革”開始后,機會再次來臨了,。林彪一面借機為打倒劉,、鄧和大批老干部不遺余力,為其達到權力頂峰掃清障礙,,一面曲意奉迎毛澤東,。但終因奉迎過火且“言不由衷”,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毛澤東的警覺和反感,。
實際上,,毛澤東對林彪的警覺早在“文革”伊始即見端倪。1966年5月18日,,林彪在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大談特談“政變問題”,,其主旨有兩層:一是表明黨內有人想搞政變,以挑撥毛與老干部的關系,,為進一步打倒老干部制造輿論,;二是大樹特樹毛澤東思想的絕對權威,以表明自己對毛澤東的忠心耿耿,。但毛澤東卻從他的講話中聞出了特殊的味道,,開始對林有所警覺。即使這樣,,直到“九大”召開,,毛澤東的天平還是傾向于林彪的,。
中共“九大”,使林彪成為“法定接班人”,,權力在“一人之下,,億萬人之上”,這使林彪攫取最高權力的野心急劇膨脹,。
1970年8月23日,,九屆二中全會在廬山召開。會上,,林彪首先發(fā)言堅持設“國家主席”,,并采取全面開花戰(zhàn)術,使出席會議的代表也全都激動起來,。他們不明真相,,紛紛跟著林彪發(fā)言,表示擁護在新憲法中恢復國家主席這一章,。面對這一情況,,毛澤東十分惱火,隱隱感到了他的親密戰(zhàn)友咄咄逼人的鋒芒和呼風喚雨的能量,。8月31日,,毛澤東發(fā)表《我的一點意見》,采取“批陳保林”策略,,將怒火發(fā)泄到緊跟林彪之后“搖旗吶喊”最積極的陳伯達身上,。不久,又多次對林彪提拔起來的黃,、李,、吳、邱“四大金剛”及葉群等提出批評,,以此“敲山震虎”,,期望林彪覺醒,能做自我批評,。但林彪不思悔改,,野心難收。這年10月,,林彪在廬山會議受挫后,,背著毛澤東、黨中央,,以“加強戰(zhàn)備,,防止敵人突然襲擊”為由,先斬后奏,,向全國發(fā)出“林副主席指示第一號令”,。頃刻間,,中國城鄉(xiāng)全面進入緊急狀態(tài)。事后(即10月19日),,林彪才采用電話記錄方式,,以急件傳閱報告毛澤東。據汪東興回憶,,毛澤東看過電話紀錄,,一臉不高興的樣子,并親手將傳閱件“燒掉”,。這件事,,實際是林彪對自己軍事指揮權能否正常運轉的一次檢驗。
相關報道:
相關新聞
作者:
劉炳峰
編輯:
劉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