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標簽: | [鄧小平] |
鄧小平與卓琳
1937年9月,鄧小平隨朱德率領八路軍總部抵達抗日前線———山西五臺山,。翌年1月,,他接替張浩(原名林育英)任八路軍第129師政委,師長是劉伯承,。劉鄧密切合作,,經(jīng)一年轉戰(zhàn),開辟了晉冀魯抗日民主根據(jù)地,,部隊發(fā)展到13個團,,基干武裝近3萬。
1939年夏,,鄧小平應召回延安,,參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老戰(zhàn)友鄧發(fā)從中介紹,,鄧小平看上了卓琳,。
卓琳原叫浦瓊英,1916年生于云南宣威一個開明的實業(yè)家家庭,。父親浦在廷有3兒4女,,其中3個女兒浦代英、浦石英,、浦瓊英后來都參加了共產(chǎn)黨,,成為終生革命者。浦家是一個大家族,,到了卓琳這一輩,,叔伯姐妹就有13個,卓琳最小,。浦家婦女封閉在封建囚籠之中,,有的因繼母虐待,落下終生殘疾,;有的因丈夫討小,,一生郁悶;有的嫁出門后受夫家侮辱,,吞金自盡……卓琳與兩個姐姐目睹這種種不幸,,幼小心靈中常常萌發(fā)出反抗意識,。
卓琳天資聰穎。其兄長從日本歸國,,帶回許多革命書籍和共產(chǎn)主義內(nèi)容的小冊子,,三姐妹爭相傳閱,如沐春風,,開始接受一些革命思想的啟迪,。
進昆明上學時,比起宣威,,卓琳感受到了更多的新鮮事物,。她所在的中學里,有位音樂女教師趙琴先,,在課堂上小聲給同學們唱《國際歌》,,經(jīng)常講平等自由、勞工神圣,、天下大同的理想,,這對浦瓊英及她的同學張煜(解放后任遼寧省科委副主任)影響很大。有一天,,這位音樂教師突然被捕,。嗣后,城里貼出布告:某月某日槍決“女共匪”趙琴先,。卓琳,、張煜及浦家姐妹驚悸不安,坐臥不寧,。到了那天,她們目睹了趙琴先大義凜然,、英勇就義的場面:拖著沉重的鐐銬,,渾身被打得血跡斑斑,高昂著不屈的頭顱,,在刺刀叢中緩緩前行,。刑場上,她們第一次聽到趙琴先放聲高唱《國際歌》,,慷慨地倒在了血泊中……浦家姐妹后來才知道,,這個可敬的音樂老師,是云南省的共青團書記,。
1932年,,卓琳考入北平第一女子中學。
女一中是北平一所著名女校,,校風淳樸,,空氣活躍,,卓琳在這個新的環(huán)境中生活得十分愉快。
對于卓琳來說,,擺脫了封建家庭束縛的陰影,,在北平高高興興地上學,痛痛快快地生活,,又不愁吃穿,,生活應該是完美無缺的。但是,,那個年代,,正值國難當頭,時局多變,,民族危機感沖擊著每一個青年學生的心,,對于卓琳也不例外。
1935年,,爆發(fā)了“一二·九”運動,,對卓琳來說,思想上產(chǎn)生了質的飛躍,,她那顆純潔的心,,從單單追求擺脫封建主義的束縛,從單單追求婚姻自由和個性解放,,上升到更開闊的政治和思想領域,,為她在不久的將來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礎。1936年,,卓琳中學畢業(yè),,并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大學物理系,在全云南省,,卓琳是第一個考進北京名牌大學的人,。
“七·七”事變后,卓琳離開北平,,途經(jīng)天津,、青島、濟南,,抵達西安的八路軍辦事處,。1937年11月,與女友張煜及一隊青年學生長途跋涉,,進入延安,。后來,卓琳調入陜甘寧保安處工作。她自己也不曉得,,她是怎么被鄧小平相中的,。卓琳只知鄧小平是一位紅軍干部,是一位前線的抗日將領,,但這個人到底在干什么,?肩負著什么責任?她不甚了解,。女友們問她對鄧小平的印象怎樣,?她覺得稍稍有點兒遺憾的是鄧小平個子不高。女友們一聽,,“哧哧”地笑:“城里馬路旁的電線桿子高,,抬回家只能當柴劈?!?
相關新聞
- · 越戰(zhàn)前鄧小平告訴日本人:越南一定要教訓(圖)
- · 1975年鄧小平毛澤東與"四人幫"的三角關系(圖)
- · 鄧小平之子鄧樸方在文革期間的悲慘遭遇(圖)
- · 1979年中越開戰(zhàn)在即 鄧小平為何赴美,?(圖)
編輯:
劉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