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標簽: | [鄧小平] |
資料圖片 《湘潮》:譚震林擊垮“兩個凡是”
舉凡偉大的社會變革,無不伴隨著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走上改革開放的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事業(yè)蓬勃向上,,充滿活力。中國大地上發(fā)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最有力地證明了30年前由真理標準問題討論開啟的思想解放運動所蘊含的深遠意義,。可以斷言,,如果沒有那場深入人心的思想解放運動,,也就不可能有正在現(xiàn)代化道路上迅速前進的今日中國。
鄧小平說:“兩個凡是”不行,,“兩個凡是”是錯誤的
“文革”十年,,中國經歷了一場深重的災難,。“四人幫”的倒臺,,讓從夢魘中醒來的人們看到了希望,,也充滿了期待。然而,,中國要前進,,就必須打破把毛澤東的話作為判斷一切是非標準的神學信條,也就是說必須打破“兩個凡是”的精神枷鎖,。
1977年3月的中央工作會議召開后不久,,鄧小平對前來看望他的中央辦公廳的兩位負責人說:“兩個凡是”不行。按照“兩個凡是”,,就說不通為我平反的問題,,也說不通肯定1976年廣大群眾在天安門廣場的活動“合乎情理”的問題,。在1977年4月10日寫給黨中央的信中,,他提出,“必須世世代代地用準確的完整的毛澤東思想來指導我們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所謂“準確”、“完整”,,就是強調要把毛澤東思想作為一個科學的理論體系看待,,強調著重掌握貫穿其中的科學觀點和科學方法,而不是搞斷章取義和“句句是真理”,?!皽蚀_的完整的毛澤東思想”概念的提出,,為批判“兩個凡是”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武器,。
在7月召開的中共十屆三中全會上,,恢復了鄧小平的職務,。他在全會閉幕時發(fā)言,,進一步闡述了完整地,、準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的問題,,強調不能夠只從個別詞句來理解毛澤東思想,,要善于學習,、掌握和運用毛澤東思想的體系來指導我們的各項工作,,這樣才不至于割裂、歪曲毛澤東思想,。
在毛澤東逝世一周年之際,,聶榮臻、徐向前,、陳云,、張鼎丞等老一輩革命家紛紛撰文紀念,。他們在文章中響應鄧小平的主張,強調要用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毛澤東思想,。聶榮臻指出:我們的一切正確思想,,歸根結底,只能從實踐中來,,從實際經驗中來,,并且必須回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的檢驗,。陳云也在文中寫道:實事求是不是一個普通的作風問題,,而是馬克思主義唯物主義的根本思想路線問題。
全黨都在思索如何沖破“兩個凡是”的思想迷障,,胡耀邦走在了最前沿
1977年3月,,胡耀邦受命出任中央黨校副校長。1977年底,,在中央黨校學習和工作的1000多名高中級干部為研究“文革”以來的黨史問題時,,提出了不少現(xiàn)實中和理論中的難題。胡耀邦聽取匯報后,,讓大家解放思想,,突破禁區(qū),大膽研究,。他提出兩條原則:“一個是完整,、準確地運用毛澤東思想的問題,一個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問題,?!?
相關新聞
作者:
于化民
編輯:
梁昌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