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標簽: | [抗戰(zhàn)] |
已故的鄒德安老人是江蘇常熟人,居住在昆明順成街一所非常簡陋的閣樓上。1980年代的中期,,我就開始采訪他了,。每次我去采訪,他都在做毛料子的中山裝,,他說在勞改隊里面他被分到裁縫組,,"給首長做衣服"。這樣,,在燙衣服的"吱吱"聲中,,我采訪他不下20次,每次都是半天,。如今采訪時的錄音磁帶我還保存著一大堆的,,也不知道變質(zhì)了沒有。
鄒德安是我所看到的老兵中最英俊瀟灑的,,一頭梳得整整齊齊的銀發(fā),,加一副寬邊眼鏡顯得非常儒雅,,一米八以上的個頭,在自己的閣樓上活動需要低著頭,,任何時候他都是穿戴著筆挺的毛料子中山服裝,。鄒先生操著江南口音的普通話說出來很好聽,他對所經(jīng)歷的所有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細節(jié)記得清清楚楚,。
他實現(xiàn)了自己的諾言--那就是抗戰(zhàn)勝利后結(jié)婚,。結(jié)婚時,杜聿明,、羅又倫等高官出席,。太太是昆明的回族,他居住的順城街就是昆明最有名的回族聚集區(qū),。后來,,他跟著太太皈依了穆斯林......
后來我聽別的老兵說,杜軍長一度想收他為女婿,,我問過他,。他否認,說他的年齡和還在西南聯(lián)大附中讀書的軍長千金相差較大,。后來,,一位中國著名的科學(xué)家娶了這位小姐......
再后來,我聽說他走了......
下面是我整理的老人的回憶摘要:
我是第五軍軍部作戰(zhàn)參謀,。在部隊正式入緬前,,我就跟隨著"參謀旅行團"先行到緬甸同古(Toungoo)和英國人接洽移交防務(wù)事宜。后來一直在漂貝的軍部,,戰(zhàn)斗開始后,,我常常到前線。在仁安羌(Yenangyoung)油田的大大火中,,看到了孫立人將軍,,那時我跟著200師去支援,以后又去增援被日本五十六師團突破的暫編五十五師把守的棠吉(Tounggyi),。平曼拉(Pyinmana),、梅鐵拉(Meiktila)、眉苗(Maymyo),、昔卜(Hispaw),、臘戌(Lashio)所有重要的地方我都去過。
1942年5月1日,,部隊從曼德勒(Mandalay)撤退時,,過了大橋以后,杜軍長要軍部幾個人停下來看著英國人把大橋炸毀以后再走,。部隊,、印度人幾十萬人,,軍車牛車馬車人力車擁擠路上。從曼德拉沿著到密支那的鐵路旁邊的公路北上,,除了軍部和22師,,還有96師和新38師以及史迪威司令部和部分英軍,經(jīng)過英多(Indaw),、卡薩(Katha),,準備從密支那(Myitkyina)回國。不過,,我軍的二百師,,第六軍和新六十六軍的28、29師沒有走這條路,。
原來準備從密支那(Myitkyina)回國,,在我們到達卡薩(Katha)時,前面說5月8日,,日軍占領(lǐng)了密支那,。這樣,軍長命令96師前進到密支那西南幾十公里的孟拱(Mogaung)進入陣地,。
到底是按照蔣介石的命令從密支那突圍回國,還是按照史迪威的命令沿著緬北古代的馬幫路到印度,?軍長猶豫了很久,,耽誤了許多時間。6月1日,,由于日本人已經(jīng)把所有回國的道路都封鎖了,,所以不得不決定從孟拱撤退到印度。我們那時從一個有火車的地方叫做"英多(Indaw)"沿著鐵路線朝北,,在96師的掩護下從孟拱西北前進,。在英多,那里英國人拋棄了大量的物資,,好像有一家英國銀行(準備銀行,?)里面還有大量的現(xiàn)鈔,當(dāng)兵的拿了許多,,但是后來這些鈔票除了把干樹葉和草當(dāng)做煙葉的卷煙紙外,,就只有擦屁股用了。還有一些嶄新的美國湯姆沖鋒槍,,我們拿了許多,,試槍也就是對著沒人要的到處亂跑的牛亂打一氣......
在一個叫做"洞洞山"的地方?jīng)]有路了,只好全部燒毀車輛和輜重,,那時點火的小兵差點把自己給點燃了,。在熊熊的大火中,,突然軍長的最新款的美國"林肯"轎車,因為燃燒電線短路居然"嘀......"地叫了起來,,好揪心唉,!我在半路上揀來的美式吉普也一同燒毀。那時我看到路邊有一輛嶄新的美國威利斯(Willys)牌小吉普車,,電瓶沒有電,,我要卡車拖著,到了駐地,,用卡車引擎給吉普車的電瓶充電,,第二天就可以用了,我得意地開著車,,軍長還問哪來的,?"撿來的,撿來的,。"我說,。同時燒掉的還有我在曼德勒弄到了美國最好的獵槍,好像是"詹姆斯兄弟牌",,我有兩支,。頭一支是買的,另外一支是從商店里面拿的,,那時商店的人都跑光了,。
徒步行軍時,一天半夜,,衛(wèi)兵把我叫醒,,說軍長召集大家在篝火邊喝酒,那時軍委駐滇參謀團蕭毅肅給了兩瓶最好的法國白蘭地,,說是預(yù)祝我們打勝仗,!現(xiàn)在,衛(wèi)兵背不動了,。"打敗仗也喝,!"軍長說。
不久大雨就下來起來,,一下就沒完沒了,。我記得很清楚是6月3日,因為那天是林則徐的"禁煙日",。我親眼看著22師前面開路的士兵捆扎的竹筏在放入洪水瞬間就玩具般支離破碎,,竹筏上的人當(dāng)然是死掉了。剛剛還在又說有笑,馬上就徹底消失......前面是22師64團,,軍部直屬隊在中間,,后面也是22師的部隊。軍長要我在軍部前面打前站,,每天下午三點多鐘,,只要看到有水源的地方,我就可以決定宿營,。開始還有吃的,,后來就沒有了,吃騾馬牲口,,吃野菜番薯芭蕉,,最后吃猴子。沿途森林里,,到處都是"嗚......"猴子的叫喚聲,,好像還有幾個美國軍官也跟著我們走,有一個美國人說猴子的呼叫很像英語"Who(你是誰),?",。后來也不知道他們的下落。
(注:美軍資料記載:史迪威司令部的Roscoe L.Hombletong上尉和第五軍一同走,,但是在到達印度前,,他死于筋疲力盡。)
相關(guān)新聞
- · 蔣介石誘捕楊虎城真相:戴笠率百余人“迎接”
- · 美學(xué)者批評:羅斯福偏向中國而蓄意引發(fā)日美戰(zhàn)爭
- · 淺談國共兩黨抗戰(zhàn)時期的表現(xiàn)
- · 蔣介石槍決韓復(fù)榘內(nèi)幕 韓的后代今何在?(圖)
編輯:
梁昌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