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標簽: | [抗戰(zhàn)] |
張自忠
(2007年)5月16日,,是張自忠中將隕于湖北的忌日,,算起來已有67年。在漫長的67年中間,,很少有人探究過,,到底是誰害死了張將軍。答案似乎非常簡單,,不用細想,,當然是日本人!
這個結論固然不錯,,沒有日軍入侵,,張自忠可以做一位和平軍人,,無人可以置他于死地。但是,,即便是日本人長驅直入,,打到了華中,張將軍就一定會隕命前線嗎,?要知道,,張自忠貴為中將,高居第5戰(zhàn)區(qū)右翼兵團總指揮之重職,,是第33集團軍總司令,,下轄第55軍、第59軍,、第77軍,,其中第59軍軍長一直由其兼任,但他卻只帶著兩個團,,孤軍深入,,投入日軍重重圍困,壯烈取死,。這其中很關鍵的一個問題是,,他的軍階太高,職位太顯赫,,他完全可以坐鎮(zhèn)大本營,,免于一死,為抗戰(zhàn)立更大的戰(zhàn)功,。
那么,,是什么迫使張將軍義無返顧地邁向死地,決定以壯烈殉國終其一生,?
只要翻一翻歷史資料,,不難看出,逼死張將軍的,,是公眾輿論,。
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們把民意和公眾輿論捧得太高,,以至現(xiàn)在談起來自大眾的聲音,,依然帶有神圣感。實際上,,輿論學公認,,來自公眾的聲音帶有致命缺陷。比如,,它常常以成見為基礎,,具有太多的想當然的非專業(yè)判斷,,下結論草率而不負責任,對下過的結論又會很快忘掉……這些公眾輿論的種種缺憾,,對于發(fā)出聲音的公眾而言是一種發(fā)泄,,很痛快,酣暢淋漓,,但對于當事人,,常常苦不堪言,,有口難辯。最后,,聲討者很快忘記了聲討,,忙自己的事情去了,但被聲討的人卻一生無法醫(yī)治心底的創(chuàng)傷,。
張自忠,,正是這樣一位蒙冤的將軍,他必須以死來清潔自己的榮譽,。
提起這件事,,今天的人,恐怕很難想象,,像張自忠這樣的肝膽忠烈,,在他尚未成為“民族英雄”之前,也會被沒腦憤青痛罵為“華北特號漢奸”,。
30年代中期,,日本為確保“滿洲國”的軍事安全,,防止蔣中正突然收復東四省,,便要求在華北建立“非軍事緩沖區(qū)”,日軍北撤,,國民革命軍南撤,,所有駐防退出華北。經(jīng)過艱苦的談判,,雙方協(xié)議,,華北只留駐一支軍隊,這就是宋哲元中將駐守京津的第29軍,,其中第38師師長便是張自忠少將,。
相關報道:
相關新聞
- · 大江健三郎要和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座談(組圖)
- · 中美緬等國共同發(fā)起"重走中國遠征軍"之路活動
- · 1941年日軍在長江炸沉美軍大量戰(zhàn)艦(圖)
- · 百團大戰(zhàn)的五個謎團
作者:
阿憶
編輯:
劉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