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標簽: | [抗戰(zhàn)] |
抗戰(zhàn)女性檔案(上)——上海女工陳若克兩次奔延安
張西
她們原本以為與當今社會再也沒有任何聯系,。
四散在各地的這群女八路軍,,安靜地過著她們的晚年,,原本以為有些人她們再也不用想起,,有些事再也不用回憶,,有些疑惑再也不用解開,。她們以為如火的青春故事再也無人問津,,直到帶進墳墓,。
當我風塵仆仆地出現在她們面前時,,當我一而再地與她們通話時,,當我向她們講述各自的情形,講述我一個月里三次叩訪大青山的感受時,,疏離了多年,,失散了多年,沉默了多年,,被遺忘了多年,,被邊緣了多年的她們又回來了。她們又回到群情激昂的抗戰(zhàn)時期,,回到她們浴血奮戰(zhàn)過的大青山,,回到信仰開始和堅持信仰的歲月,回到參加革命前后的點點滴滴,,她們感慨萬分,。
我所見過的女八路軍們,從投身抗戰(zhàn)時起,,就以組織為家,,人人懷有一顆共產主義的心,盡管后來命運崎嶇坎坷,。
這些參與了抗戰(zhàn)的女性,,遠比我在中學教科書里讀到的被神化了的女英雄們生動、真實,、親切和精彩,,我從她們身上汲取的,不僅是抗戰(zhàn)的那段經歷,。
也許是想通過這件事尋找被社會遺忘的一種高貴,。它的存在曾經讓我們這個民族凝聚過,沸騰過,真誠過,,血氣方剛過,,愛過恨過哭過笑過,痛苦過也幸福過,,讓漫無方向的人民有了支撐,,有了目標,有了激情,,有了自尊和自豪,。
當遠走的歷史真相越來越模糊,當這代人與那代人的斷裂越來越大時,,我尋找到的這群幸存的女八路們顯得多么稀有和珍貴,。
上海女工陳若克兩次奔延安
山西晉城。一對南方面孔的青年人逆著逃難的人群繼續(xù)向西北方向走著,。女孩中等身個,,由于長期趕路,穿在身上的呢子大衣也不潔凈了,,但在人群里,,她還是很顯眼。她那齊肩的烏發(fā)是燙過的,,洋氣十足,;生著一張典型的南方人的臉龐,皮膚白皙得幾乎透明,,一對又清又亮的大眼睛機警地閃動著,;她剛滿18歲,但看上去比實際年齡更要小,。男孩與她年齡相仿,,很是清瘦。
穿呢子大衣的女孩決定不再往前走了,。憑著經驗,,她清楚前方發(fā)生了規(guī)模很大的戰(zhàn)事,否則不會有那么多驚慌失措的逃難者,。她不甘心地停下了腳步,,臉上是掩飾不住的失望。那是一種達不到目的的失望,。她多么想到延安?。?/P>
女孩永遠忘不了1936年8月23日,,在上海的一間小屋里,,在紅旗下,她宣誓入黨了,。從此她一面當女工,,一面參加地下黨的工廠支部工作。然而,,今年初,,上海戰(zhàn)起,她隨工廠遷往漢口,。因與地下黨組織接關系有誤,,她的支部失去了與上級的聯系。于是,,她決定去延安,,找到黨組織??墒亲叩缴轿鲿r,,臨汾戰(zhàn)起,她只得返回武漢,?;氐焦S后,她因“違反廠命,,參加抗戰(zhàn)活動”而被工廠開除,。失業(yè)后,她決定再去延安,。今天,,她這是第二次踏入山西境內。
難道是天意,?戰(zhàn)事再次阻斷她奔赴延安的路途,。
您可能對這些感興趣: |
|
相關新聞
- · 國軍抗戰(zhàn)英烈遺骸回國 國人為何激動?
- · 歷史銘記:血戰(zhàn)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圖)
- · 軍報訪遠征軍老兵:為阻日軍 連炸怒江73座橋梁
- · 探尋真實的“南天門戰(zhàn)役”:歷史比劇情殘酷十倍
作者:
張西
編輯:
梁昌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