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標簽: | [周恩來] |
核心提示:有世界“史庫”之稱的美國《時代》周刊創(chuàng)辦于1923年,。該雜志辟有“封面人物(或專題)特寫”,并配有一篇重磅文章,。從1951年到1975年,,周恩來六次登上《時代》封面。從《時代》封面看周恩來,,就像在觀看一部由美國人為周恩來拍的蒙太奇式的老電影,。那么,在這面“西洋鏡”里,,周恩來是什么樣子呢,? |
這是1951年6月18日的期刊,人物是周恩來,。標題是:共產主義者周恩來,。
“共產主義者周恩來”
1951年6月18日,周恩來第一次登上《時代》封面,。然而,,《時代》首次介紹給西方人的周恩來,在政治上成了暴虐的統(tǒng)治者,,在外交上成了聽話的仆從,,在經濟上成了無能的領導者?!稌r代》對周恩來和新中國的“妖魔化”和“丑化”也許不難“理解”,,因為當時美國的雙腳正深陷朝鮮戰(zhàn)爭的泥潭中。
《時代》記者不去關注朝鮮戰(zhàn)場上美軍的失利,,卻“關心”起中國的內政來,,在其筆下,中國儼然正在經歷一場由政府發(fā)起的“恐怖活動”,。按照《時代》記者的說法,,“紅色中國的主人們不僅在朝鮮發(fā)動了一場反對美國的戰(zhàn)爭,而且也對他們的人民發(fā)動了一場無情的戰(zhàn)爭”,。然后,,《時代》記者將矛頭指向了周恩來:“中國的大規(guī)模謀殺已經成為一件政策上的平常事,這是由中國已知最有影響力的那群統(tǒng)治者直接訓練的,。這群人的首領是一個溫柔,、和藹有禮的人,很多過去與他相識的西方人都認為他不過是玩玩共產主義,。他就是那個名叫周恩來的職業(yè)政治組織者,。有一次,,他覺得有必要提醒他的一個美國仰慕者:你別忘記了,你知道的,,我是一個共產主義者,。”接著,,《時代》記者列舉了周恩來的“罪行”,,說“周參與了中國發(fā)生的幾乎所有事情,從鎮(zhèn)壓‘強盜’到大米的價格,。”《時代》記者所描述的“恐怖活動”就是新中國為鞏固新生政權而發(fā)動的鎮(zhèn)壓反革命的活動,。然而,,《時代》記者片面夸大并渲染了這場運動進行得過頭的地方,有意無意地沒有指出新中國采取這些強力措施的背景,,這當然不是記者的專業(yè)素質問題,,而是記者的狹隘立場在作怪。
《時代》記者還極力挖苦周恩來的外交戰(zhàn)略,,并以諷刺的筆調寫道:“即使把整個中國政府搬到莫斯科,,也不會比現(xiàn)在對中國的控制更直接?!庇浾哌€舉例說,,俄國政客大量出現(xiàn)在北京,俄國的技術人員遍布中國,,俄國的生活消費品出現(xiàn)在中國各地……《時代》記者所譏諷的就是新中國建立伊始實行的“一邊倒”外交政策,。實際上,新中國的“一邊倒”也不是絕對的,。早在建國前夕,,周恩來就告誡身邊的工作人員,“即使對于蘇聯(lián)及各人民民主國家,,我們也不能有依賴之心”,,不能“一切依賴外援”,“倒在外國人的懷里”,。
《時代》記者對中國的全盤否定還有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經濟:“中國的經濟在赤色分子取得政權后就陷入了混亂,,現(xiàn)在正承受著戰(zhàn)爭負擔的壓迫”,在農村,,“農民剛從地主的壓榨中解放出來又要面對政府更沉重的賦稅”,,在城市,“拒絕合營的商人被邀請到司令部,,10多個小時沒有食物,、沒有水,、不能洗澡,直到領悟”,。當時的中國農村和城市的實際情況是怎樣的呢,?農村主要實施了《中國土地法大綱》,通過調整生產關系以解放生產力,。農民獲得土地后,,生產積極性空前提高,在整體上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進步,,是成功的,。
《時代》記者戴著有色眼鏡下了結論:“朝鮮戰(zhàn)爭對于中國來說已被證實是一個昂貴的冒險”,并預言“如果紅色中國的主人們選擇在朝鮮堅持下去,,他們毫無疑問是可以做到的,。可代價是:中國人民會承受更多的痛苦,?!边@大有勸中國“懸崖勒馬”之意。
相關新聞
- · 周恩來帶來的優(yōu)秀基因 沒有二個人可以相比
- · 周恩來茅臺招待尼克松 總統(tǒng)喝到"胡言亂語"(圖)
- · 1919年留法 成就周恩來鄧小平廣闊眼界
- · 國民黨特務揭密暗殺周恩來經過(圖)
作者:
許 述 夏言玫
編輯:
梁昌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