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標簽: | [清朝] |
“我覺得晚清史的確是十分精彩的一段:政治風云變幻,社會急劇動蕩,,新舊雜陳,,光怪陸離,宛如一個巨大的旋轉舞臺,。只可惜沒有人能夠撇開意義世界不管,,僅僅以這種審美的眼光來閱讀晚清史。人們可以嘲諷‘讀三國掉眼淚’,,那是因為對于三國時代的一切我們已沒有切膚之痛,。可是晚清史卻仍在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我們至今無法走出‘晚清悲情’,。”
時光荏苒,。
上面這段話,,摘自我電子郵箱里的一封郵件,是整整七年前的夏天,,我一位雖然才華橫溢雖然博聞強記但一直評不上副教授職稱的大學老師給我推薦晚清史必讀書目時說的,。七年過去了,我認為他當年對晚清史熱潮的解釋仍然有效,,仍然可以用來描述坊間近幾年晚清史圖書的熱銷,。晚清史圖書之熱,讓我不忍心把它和民國史圖書的熱銷合在一起簡簡單單就述說完了,。
晚清史中,,有師生之誼的曾國藩和李鴻章是眾多論者欲說還休的人物,也是我比較感興趣的人物,,近期就有不少書嘗試著對他們進行“同情的了解”,。
《晚清三十人》(李揚帆著,世界知識出版社,2008年4月)的作者是執(zhí)教于北大國際關系學院的副教授,,因此能更多地從外交的全球化的視角來考察晚清史和曾國藩,、李鴻章這樣的重臣。作者在自序“青春的末代帝國”中有一個說法讓我很驚喜:“西方沖擊到來之時的晚清帝國,,人們在古老的土地上沉思。的確,,土地是古老的,,但是,真正快速做出反應的,,仍然是末代帝國的青年人,。戲劇和電視劇中多半把晚清名人扮演得或胡子拉碴,或老態(tài)龍鐘,。其實左右了晚清乾坤的許多著名人物,,無論是造反派,還是改革派或革命派,,無論在朝還是在野,,大多年紀輕輕,就已經創(chuàng)立了一生之大事的根基,。而且其中多人,,竟然是沒有取得進士功名,甚至連舉人,、秀才都沒有取得的‘白衣’(古時未仕者常穿白衣,,故代稱無功名之人)??梢?,那是一個并不年邁的年代?!?
《歷史給誰來釀酒》(劉緒義著,,當代中國出版社,2007年12月)雖然是中國社科院哲學所的一位博士后專門來評點他的前輩同鄉(xiāng)曾國藩的,,但在體例設計上特別周到地設了一章“敵友共依”,,分別講述左宗棠、胡林翼,、曾國荃,、劉蓉、郭嵩燾和李鴻章等與曾國藩有關系的同時代人物,。
道光十四年(1834年)秋天,,24歲的曾國藩參加鄉(xiāng)試中了第36名舉人,是年冬天進京準備會試途經長沙岳麓書院時結識后來成為他終生至交的劉蓉;兩年后,,恩科會試再次不第的曾國藩自京城返鄉(xiāng)途經長沙時與劉蓉,、郭嵩燾在湘鄉(xiāng)會館“桃園結義”兩月之久。多年以后,,劉蓉和曾國藩合請彭玉麟做媒,,把劉蓉的女兒嫁給了當時喪妻的曾國藩長子曾紀澤——李揚帆博士在《晚清三十人》中特別提到他,“光緒三年(1877年)承襲一等勇毅侯,,時年37歲,。次年即充出使英法大臣,補太常寺少卿”,,“其后在與俄國人的談判中,,憑三寸之舌收復伊犁,為晚清惟一的一次重大外交勝利,?!?
相關新聞
- · 吳三桂以一敵萬 大漢奸勇猛超越張飛?(圖)
- · 農家珍藏自家先祖清道光年間御賜匾額(圖)
- · 咸豐帝在位時:慈禧為什么一直斗不過慈安
- · 清末衰弱的現(xiàn)代啟示:勿用GDP和軍力來衡量國力
作者:
燕舞
編輯:
梁昌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