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標簽: | [三國] |
民間流傳的郭嘉畫像。
2007年 11月6日,,由北京運抵許昌魏武帝廣場的曹操雕像開始組裝安放,。這座曹操像高度6.95米,像身重量近200噸,,底部積座的長度和寬度均為5米,,通身采用耐風化、不變色的花崗巖雕刻而成,,半月左右可全部安裝完畢,。據(jù)了解,該座雕像由中央美院雕塑系教授段??档葘<医?jīng)數(shù)次設(shè)計,,歷經(jīng)多個環(huán)節(jié)最終完成。
中新網(wǎng)11月20日電 三國是中國戰(zhàn)將和謀臣人才輩出的年代,。單是在曹操麾下,,就云集了郭嘉、荀彧,、荀攸,、程昱等著名的謀臣。不過,,學者汪宏華研究認為,,曹操和他的謀臣們也并非是同心同德,在看似平和的表面下,,也涌動著勾心斗角的暗流,。下面為其在北京高校講座的部分內(nèi)容的節(jié)選,。
謀士們之所以紛紛投到曹操門下,不是他們看不出曹操的法家本質(zhì),,也不是他們要擁護法家或者趨炎附勢,。法家是一種在秦朝就沒落了的哲學,比漢家之儒更不得人心,,當然不能又用它取代漢朝,,這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而從他們后來的結(jié)局看,,攀附權(quán)貴的想法則可徹底排除(不入流的小謀士如蔣干,、蔡和、蔡中除外,,當今社會的所有謀士除外),。筆者通過系統(tǒng)分析后發(fā)現(xiàn),這些謀士在厭倦了純粹的法與儒之后,,都在冥冥中向往一種能將法和儒取長補短,、有機結(jié)合的新哲學。他們不知道該混合體最終應(yīng)是什么樣的配合比例,,什么樣的實現(xiàn)形態(tài),,什么樣的變化趨勢,但他們依舊滿懷信心要去尋找,,去摸索,。當發(fā)現(xiàn)曹操具有一些儒法糅合的特點時,他們眼前一亮,。盡管不是很地道,,卻至少讓人看到了儒法混的先進性和可行性。
另一位政治家劉備之所以能讓郭嘉等人刮目相看,,并吸引到徐庶,、諸葛亮,也是因為他不是純粹的儒家,,他雖不反劉漢,但反東漢,,屬于新儒家,。而新儒家比新法家又稍稍進步了一些。不過劉備的法芯也僅是用來縫合內(nèi)部傷口的絲線,,一旦得到天下還是會抽去,,繼續(xù)效仿高祖的“約法三章”、“寬刑省法”等仁政,,刑法略嚴于東漢末,。第六十五回劉備在占據(jù)益州后便通過好友法正闡述了自己的這一政論,,但隨即被諸葛亮駁回。只有諸葛亮才是將儒與法血肉相融的第一人:“秦用法暴虐,,萬民皆怨……劉璋暗弱,,德政不舉,威刑不肅……所以致弊,,實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則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則知榮。恩榮并濟,,上下有節(jié),。為治之道,于斯著矣,?!?/FONT>
隨著曹操的法形漸露,當初乘興而來的謀士一天天失望,,有的人不能忍耐就提前造反了,,如禰衡、孔融,。然而他們拼將一死的斗爭是徒勞的,,絲毫不能遏制曹操的擴張勢頭,何況利用曹操消滅袁術(shù),、袁紹,,統(tǒng)一北方亦不失為國之幸事。但接下來曹操準備攻打劉備就完全跨入民心向背的另一面了,。俗話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他身邊的謀士便一齊行動,,采取了比禰衡、孔融更有效的手段,,他們不但內(nèi)部分工協(xié)作,,還適時與對方的謀士外通內(nèi)聯(lián)。
相關(guān)新聞
- · 毛澤東妙評三國:書生陸遜善打仗 武將當學呂蒙
- · 真實的歷史:草船借箭之人并非諸葛亮 而是孫權(quán)
- · 毛澤東妙評三國:孫權(quán)年少有為 劉表徒有其表
- · 毛澤東妙評三國:諸葛亮《隆中對》有戰(zhàn)略失誤
編輯:
梁昌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