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歷史 > 滄海拾貝 > 正文 |
|
相關Tag | [清朝] |
安胡塞會長一家為記者準備了豐盛的水果和點心
相關文章:
吉爾吉斯斯坦聞鄉(xiāng)音:東干人把總統(tǒng)稱為皇上
清朝風俗保留至今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記者探訪中亞“陜西村”
早就聽說中亞地區(qū)居住著中國人的后裔——東干人,,而且至今還保持著中國晚清時期的傳統(tǒng)和文化風俗,?!董h(huán)球時報》是最早報道東干人的媒體之一。如今十幾年過去了,,這些操著一口130年前清代陜西方言的東干人,,生活有多大改變?與中國的來往有多密切,?《環(huán)球時報》記者在哈薩克斯坦民族聯(lián)盟官員的陪同下,,再次探訪了這個與中國人有著親情血緣關系的東干人聚居地——馬三旗。
老老少少都說“陜西官話”
到明年年底,,東干人已經(jīng)在中亞地區(qū)生活了130年,,而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歷史。19世紀下半葉,,我國西北陜甘寧地區(qū)曾發(fā)生持續(xù)十多年的回民起義。起義失敗后,,3萬多人在起義首領白彥虎的帶領下背井離鄉(xiāng),,翻越了茫茫的天山,逃到了中亞,。此后,,這批陜西回族移民就與華夏大地徹底失去了聯(lián)系,成了中亞大家庭中的一個新民族,,他們居住的地方被統(tǒng)稱為“陜西村”,。
剛到中亞時生存條件異常險惡,但他們竟然頑強地生存了下來,。東干人在這塊土地上辛勤耕作,,種植水稻、小麥,、蔬菜,,栽培果樹,繁衍后代,。初來時只有3000多人,,現(xiàn)在已經(jīng)發(fā)展到十幾萬人,主要分布在中亞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三國的幾個聚居點,。他們還大大豐富了中亞原本有限的蔬菜品種,東干人來之前,,當?shù)匕傩斩熘荒艹缘酵炼?、胡蘿卜和洋蔥這“老三樣”。
在中亞扎根后,,東干人不忘本,,代代相傳,牢記自己是 “大清國人”的后代,。東干人走親戚,,參加婚喪嫁娶儀式,必須使用母語——東干話,,不然會遭人白眼,。因此,他們現(xiàn)在除外出用地道的俄語外,,還操著一口帶有濃重西北口音的清朝時期的“陜西官話”,,如將領導稱為“頭領”,將政府機關稱為“衙門”,,把政府官員稱為“大人”,,將警察稱為“衙役”,稱店鋪老板為“掌柜”,,稱銀行為“錢莊”,,學校叫“學堂”, 妻子為“婆姨”,。他們老老少少都會說“陜西官話”,,但由于當時遷徙過來的東干人多為農(nóng)民,文化水平不高,,再加上長期與中國隔絕,,他們已經(jīng)不認識漢字。為了保留中國的文化,,東干人創(chuàng)出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文字——用俄文字母拼寫出的東干文,。因此村上人人都有兩個名字,一個中文的,,一個俄文的,。
編輯:
hun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