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國,,政治文化的一個重要特點,,便是文武百官向皇帝“上書言事”。歷來喜歡讀史的毛澤東,,對古代“上書”的作用及特點很感興趣,。在讀《舊唐書》,、《新唐書》的過程中,毛澤東對其中幾篇有代表性的“上書”,,如馬周上唐太宗書,、朱敬則上武則天書等反復閱讀,,在濃圈密畫中留下了不少評點文字,很值得我們回味一番,。
高度評價馬周上唐太宗書
稱其為“賈生《治安策》后第一奇文”
馬周(601-648),,博州茌平(今山東茌平)人,,從小孤貧好學,,尤其精通《詩經》、《春秋》,。他早年十分落泊,,經常受到地方官的欺侮。一氣之下,,他西游長安,,做了中郎將常何的門客。想不到命運就此發(fā)生重大轉機,。
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李世民令百官“上書言得失”。常何是個武夫,,不通經史,,無奈之下只好請馬周代筆。馬周條陳二十余事,,樣樣皆合唐太宗的心意,。當唐太宗問起這件事時,常何誠實坦陳全由門客馬周起草,。唐太宗喜出望外,,立即召見馬周。從此,,馬周平步青云,,榮寵備至。
毛澤東對馬周這位出身寒微,,但卻才識超群,、深得唐太宗賞識的人物情有獨鐘。他仔細閱讀《舊唐書》,、《新唐書》中的《馬周傳》,,對馬周的多份“上書”都很留意,尤其對《新唐書》所載馬周在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的一封“上書”密加圈點,,并給予高度評價,,稱其為“賈生《治安策》以后第一奇文”。
馬周的這封“奇文”,,直陳己見,,不事虛飾,,表達了如下幾個主要觀點:
一是奉勸唐太宗“節(jié)儉于身,恩加于人”,,為子孫立久遠之基,。馬周說,“自古明王圣主,,雖因人設教,,而大要節(jié)儉于身,恩加于人,,故其下愛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卜祚遐長,,而禍亂不作也”。毛澤東在“節(jié)儉于身,,恩加于人”處逐字加了套圈,,天頭上還連畫了3個大圈,以示這8個字為其中要旨,。
在強調歷史經驗之后,,有感于民間之怨苦與京師之奢侈,馬周直陳時弊,,語重心長地說:“陛下少處人間,,知百姓辛苦,前代成敗,,目所親見,,尚猶如此。而皇太子生長深宮,,不更外事,,即萬歲后,圣慮之所當憂也,?!泵珴蓶|在“陛下少處人間……目所親見”處字字加了旁圈。馬周的文字情理交融,,毛澤東密加圈點,,神交古人,在會心中感慨系之,。
二是勸告唐太宗在人有余力的情況下再行貯積,,不可橫征暴斂。馬周說:“自古以來,國之興亡,,不由積蓄多少,,唯在百姓苦樂?!边@種百姓苦樂決定國家興亡的觀點,,毛澤東是很贊同的,所以他在此處天頭上畫了3個圈,,又逐字加了旁圈,。馬周還強調,民眾勞苦而征之不息,,如果遇上天災邊患,,則最容易出現狡獪強梁,。毛澤東鑒于馬周說得深刻,,在其所言“貯積者固是有國之常事,要當人有余力而后收之,,豈人勞而強斂之”處逐字加了圈畫,。
三是提醒唐太宗吸取西漢“七國之亂”、西晉“八王之亂”的教訓,,不可對諸王“溺于私愛”,,樹置失所,而要預為節(jié)制,。馬周說,,皇帝之子不愁富貴,如果對之寵遇太厚,,一方面會導致他們恃恩驕傲,,甚至危害社稷,另一方面也會引起皇位繼承者的忌恨,。他以曹操寵愛曹植,,結果曹丕繼位后迫害曹植為例,說明“先帝加恩太多,,故嗣王疑而畏之也”,。毛澤東對這句話加了旁圈。馬周希望唐太宗避免“前車既覆而后車不改轍”,,毛澤東在天頭上連畫3個圈以示重要,。
四是建議唐太宗重視刺史、縣令等臨民之官的選拔,,加強基層政權建設,。馬周說:“臣聞天下者,以人為本。必也使百姓安樂,,在刺史,、縣令耳??h令既眾,,不可皆賢,但州得良刺史可矣,?!泵珴蓶|在“必也使百姓安樂”一句下,逐字加了圈畫,。馬周筆鋒直指時弊,,認為朝廷獨重內官,而對刺史,、縣令等直接臨民之官的選拔頗為草率,,真正“以德行見稱擢者,十不能一,。所以百姓未安,,殆由于此”。這種重視基層政權建設的觀點,,很符合毛澤東的政治思維,。
您可能對這些感興趣: |
|
相關新聞
- · 年輕美麗的武則天為何得不到李世民寵愛(圖)
- · 唐朝和明朝官員是如何罵皇帝的?(圖)
- · 學者孟憲實為唐史"平反" 稱武則天并非妖魔
- · 一代戰(zhàn)神秦瓊的成名經歷:一生大戰(zhàn)200余次
作者:
胡長明
編輯:
梁昌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