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投救災物資
新華網成都5月19日電 在汶川大地震一線的抗震救災飛行中,中國空軍和陸航飛行人員在復雜氣象條件下,,實施了解放軍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空運、空投,、空降,,引起世人廣泛關注,。
5月19日,在空軍抗震救災前線指揮所,,解放軍氣象專家,、空軍司令部氣象局副局長崔廉清接受了記者采訪。
崔廉清說:“天空是飛行器活動的舞臺,。雷雨,、積雨云、低云,、惡劣能見度,、飛機積冰等天氣現象,都嚴重影響著飛行活動,,再先進的飛機也要受天氣條件的制約,,即便是所謂的‘全天候’飛行,也是要受到一定氣象條件的限制,,離不開科學的氣象保障,。”
他舉例說:“低云和惡劣能見度影響飛行的正常起降,,雷雨,、飛機積冰直接危及飛行安全,直升機等小型航空器受天氣的影響程度更大,?!?
這位氣象專家向記者介紹,這次抗震救災,,動用飛機之多,,投入空中力量之大,連續(xù)飛行時間之長,,都是前所未有的,。這種大批次緊急空運、連續(xù)長途飛行,,使科學準確的氣象保障顯得格外重要,。
5月13日上午,空軍空降小分隊為了及早摸清震中災情,,計劃乘機飛臨震中上空,,在5000米左右高度空降。但是,,由于云層濃密,、空中有積冰不符合空降條件而未能實施,。
次日,氣象預報天氣稍有好轉,,空降小分隊抓住短暫時機,,從云層縫隙中成功實施了復雜氣象條件下首次高空無地面引導的空降行動。
“空軍的活動依賴于氣象,,正像海軍依賴于海洋,、陸軍依賴于地形條件一樣??战?,更是必須滿足一定的氣象條件?!贝蘖鍙娬{,,空降的成功率與氣象條件息息相關。
雨雪天難以空降,,低云層空降兵看不見地面目標,,風大容易造成著陸分散,,因此必須根據天氣的變化,,利用風和、雨住,、云散,、雪停時實施空降。崔廉清說,,對于這一點,,世界各國概莫能外,情況再緊急也不能蠻干,。
例如,,1942年1月3日,蘇軍在莫斯科保衛(wèi)戰(zhàn)的關鍵時刻,,決定向德軍后方米亞特列沃空降兩個傘兵支隊,。在行動實施中,第一支傘兵支隊降得很順利,,但隨后天氣突變下起了暴風雪,,為避免無謂犧牲,后續(xù)空降任務不得不取消,。
川中盆地高濕,、低云、降水多,,雨霧雷電多,,能見度差,,“蜀犬吠日”指的就是很少見到太陽。這次震區(qū)所在的川西高原,,地形復雜,,天氣變化更是無常,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隔山不同天”,。因此,,這里經常出現雷雨、山谷風,、風切變等危及飛行安全的天氣現象,,客觀增加了抗震救災飛行的難度。
相關新聞
- · 空軍直升機裝備紅外成像儀對大片區(qū)域全方位搜救
- · 陸軍航空兵直升機為災區(qū)居民運送救命糧全過程
- · 美軍指揮官驚嘆:抗震救災凸顯解放軍新戰(zhàn)力
- · 美軍C-17戰(zhàn)略運輸機滿載救災物資已抵達四川(圖)
編輯: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