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
廣州軍區(qū)空軍航空兵某師聞令而動,。5月13日,部隊長鄭元林率機群滿載救援人員和物資,直飛災區(qū),。
飛機進入四川上空,,遭遇強氣流和雷陣雨的惡劣天氣,,一個個巨大的濃積云像石山一樣擋在航路上,,機上多個紅色告警燈閃亮不停。早一秒到達,,廢墟下的親人就多一分生的希望,!鄭元林果斷決定:保持隊形,直線上升,。飛機擦著云頂飛了過去,。9點50分,伊爾-76機群到達成都上空,。這時,,低云覆蓋著機場,大雨在天空下個不停,,打在飛機上啪啪直響,,前艙玻璃時而清晰時而模糊。大家沉著冷靜,,密切協(xié)同,,憑著過硬技術和頑強作風,安全穿云著陸,。
災情超乎想象,,災區(qū)連連告急。全國各地的救援人員和救災物資急需運往災區(qū),。飛行員們晝夜兼程,、連續(xù)作戰(zhàn),他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全力以赴,,為災區(qū)及時展開救援爭取寶貴時間,!
58歲的李景賀機長,是空軍目前最老的現(xiàn)役飛行員,。5月15日清晨領受任務后,,先后轉戰(zhàn)了湖北、浙江,、福建等地6個機場,,16日上午回到部隊,飛行13小時20分,連續(xù)工作達26個小時,。
在空運最緊張的時刻,,11名女飛行人員參戰(zhàn),5對飛行員夫妻同上藍天,、并肩戰(zhàn)斗,。有的兩口子分別在外執(zhí)行任務,已經三四個月沒見面了,,這次同時執(zhí)行抗震救災任務,,在一個機場降落,只能隔著機艙玻璃揮揮手,。
震后,,許多村鎮(zhèn)成了“孤島”。必須盡快實施空投,,打開新的生命通道,。15日凌晨1點,已經奮戰(zhàn)了三天四夜的邱德甫機組,,接到向綿竹市清平磷礦實施空投命令,。磷礦地處山谷,航路復雜,,空投點兩側有多座4000多米的高山,,僅靠指揮部提供的礦區(qū)的經緯度,又是在人最困的下半夜進行空投,,世界上沒有先例,!
為了搶救災區(qū)親人的生命,,沒有先例也要創(chuàng)造!凌晨2點22分,,邱德甫機組直飛空投區(qū)域,。礦區(qū)上空,飛機與附近高山平行,,無線電高度表發(fā)出刺耳的語音告警,,提醒機組已經過了最低安全高度。飛機每下降一米,,空投的準確度就能提高一分,,但危險性也會成倍增加。稍有半點差池,,就會機毀人亡,。邱德甫緊緊握住駕駛桿,繼續(xù)下降高度,。當海拔高度表指向4000米,、實際距離地面高度600米時,他立即下令——空投,。兩批救災物資準確投向目標點,,被困的5000多名群眾得救了。
仰望藍天,,在災區(qū)上空的“生命航路”上,,依然翱翔著奮飛的雄鷹。
相關新聞
- · 中國或購伊爾-476 并研發(fā)類似C-17的大型運輸機
- · 空軍女高工根據雷達散亂航跡推出失事直升機位置
- · 國產直-8A救災中首次實現(xiàn)3000米上高原飛行
- · 米-171價格便宜量又足 但直升機逃生只能迫降
作者:
曾寶瑜 武艾麗 張海濤
編輯: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