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愛國者-3”防空導彈系統(tǒng)(資料圖)
相關專題:中國成功進行陸基中段反導攔截試驗
晨報記者 吳志浩
據(jù)新華社報道,中國11日在境內(nèi)進行了一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試驗達到了預期目的,。這一試驗是防御性的,,不針對任何國家。此舉暗示我國已初步掌握反彈道導彈技術,。
此前,只有美國曾明確表示成功進行過陸基中段反導試驗,并在加利福尼亞州和阿拉斯加州部署了少量攔截導彈,。
能在中段攔截意義重大
據(jù)記者了解,,陸基中段防御系統(tǒng)由遠程預警系統(tǒng)、攔截系統(tǒng)和指揮管理系統(tǒng)組成,,主要用來對敵方中遠程彈道導彈進行探測和跟蹤,,然后從陸地發(fā)射攔截器,在敵方彈道導彈飛行中段將其攔截,,使其無法飛臨我方本土,。
中段是彈道導彈飛行高度最高、速度極快的一段,,遠程彈道導彈的中段是在大氣層以外飛行,。根據(jù)當前導彈技術水平,只有大推力陸基導彈才有能力攔截中段飛行的彈道導彈,,而艦載防空導彈受到艦艇噸位以及導彈,、雷達性能限制,還無法攔截中段飛行的彈道導彈,。
因此,,我國這次進行的陸基中段反導技術試驗,理論上遠比美制“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tǒng)只在彈道導彈幾十公里的末段進行攔截要更難實現(xiàn),。
有網(wǎng)友認為,,盡管未披露更多消息,但其意義不亞于中國第一次原子彈試驗,。
美10多次試驗有成有敗
在中國進行陸基中段反導試驗之前,,只有美國在高調(diào)進行此類反導系統(tǒng)的研發(fā)工作。擁有陸基中段反導能力是上世紀美國“星球大戰(zhàn)”計劃的一部分,,但由于技術難度非常大,,直到1999年10月2日,美國才首次進行真正的陸基中段反導試驗,,即首次國家導彈防御系統(tǒng)(NMD)飛行攔截試驗,。
在那次試驗中,美軍從加州范登堡基地發(fā)射了一枚洲際彈道導彈作為靶彈,,從7000多公里外的馬紹爾群島夸賈林環(huán)礁發(fā)射了一枚外大氣層攔截導彈,。攔截導彈在太平洋上空將靶彈擊毀。此后,,美國先后進行了10多次陸基中段反導試驗,,其中多次失敗,問題主要集中在攔截彈丟失目標,、攔截彈頭未及時與助推器分離等方面,。
由于反彈道導彈研發(fā)周期長,制造成本高且工藝復雜,,即使以美國的實力目前也難以大量部署,。據(jù)報道,,美國現(xiàn)在僅在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和阿拉斯加州葛利里堡部署了數(shù)十枚陸基攔截導彈,以防范其所謂的“流氓國家”洲際彈道導彈威脅,。
您可能對這些感興趣: |
|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相關新聞
- · 中國中段導彈攔截試驗令國際轟動 僅美日曾試驗
- · 俄外交部說向伊朗出售S-300防空導彈的立場不變
- · 中俄同時放棄土耳其防空導彈競標 土方陷入被動
- · 美方稱沒有自信對付東風-21 再次巨資升級宙斯盾
作者:
吳志浩
編輯:
唐毓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