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軍事 > 臺海風云 > 正文 |
|
相關標簽 | [戰(zhàn)斗機] [殲10] |
解放軍海軍裝備的蘇-30多用途戰(zhàn)斗機,對空軍機場有很強的壓制能力
日前,,臺媒體緊緊跟在日本媒體后面,,大肆宣揚大陸海軍艦隊在今年4,、5月兩度穿越臺灣東西兩邊海域,進入南海訓練,,并聲稱該活動顯示大陸海軍已經(jīng)具備了突破第一島鏈的能力,。
臺媒體猛炒日本“冷飯”
近期,日本《朝日新聞》有關中國海軍艦隊赴南海訓練的報道成為臺島內關注的焦點,,多家媒體紛紛予以轉載,。臺《中國時報》報道稱,以導彈驅逐艦為主的中國海軍艦隊曾于今年4,、5月之間,,兩度從東海穿過沖繩本島與宮古島之間,經(jīng)由臺灣東方海域進入太平洋到達南海,。臺灣多位軍方消息人士表示,,臺軍已經(jīng)掌握了大陸海軍艦隊的軍事訓練行動。
據(jù)稱,,第一次是在4月28日,,大陸海軍北海艦隊兩艘導彈驅逐艦、兩艘護衛(wèi)艦和一艘補給艦從青島基地出發(fā),,到達上海外海后,驅逐艦和補給艦向東行駛,,經(jīng)沖繩海域進入西太平洋,,然后轉向臺灣通過巴士海峽,到西沙群島與直接從上海外海南下的護衛(wèi)艦會合,。艦隊于5月11日一起返回青島港,。
第二次是在5月18日,北海艦隊的四艘導彈驅逐艦和護衛(wèi)艦由青島出發(fā),,經(jīng)由相同路線到達海南島基地后,,于5月27日返回青島,“宋”級柴油動力潛艇幾乎在同一期間內,,也數(shù)度通過沖繩本島和宮古島之間的海域,。
《朝日新聞》評論稱,這次雖然是發(fā)生在日本領海之外,,但中國大陸艦隊此次的行動顯得“明目張膽”,,明知美日軍艦和間諜衛(wèi)星可以很容易地掌握其訓練情報,卻故意繞過臺灣一周,,分明是針對臺灣進行軍演,,有夸耀中國大陸海軍的實力、警告臺當局之用意,。
日本前杏林大學教授,、中國軍事評論家平松茂雄則分析指出,“中國海軍軍艦主要是在東海活動,,組成艦隊反復從沖繩航行進入太平洋乃史無前例,。”
日本另一位軍事評論家江謙介認為,,中國在可輕易被外國察覺的情況下展開艦隊行動,,可說是包含有政治信息:中國有意展現(xiàn)已大幅提高的遠洋作戰(zhàn)能力,而且還有裝著燃料和食品的補給艦隨行,,表明中國是為了長期,、長距離作戰(zhàn)而進行的訓練。不過,,中國也特意避免過度接近關島,,以免刺激美軍。
江謙介還聲稱,,中國立下目標要將連接沖繩到臺灣,、菲律賓的“第一島鏈”內側海域納為“內海”的實力,,現(xiàn)在幾乎可說已經(jīng)達成,。下一個目標則是“遠洋化海軍”,即跨越“第一島鏈”進軍到連接塞班,、關島到印尼的“第二島鏈”內側的西太平洋海域,。
編輯: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