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抗戰(zhàn)之二十六·抗戰(zhàn)最偉大的省:河南
2015年06月21日 01:51
來源:鳳凰歷史
作者:蘭臺
既當前線,,又當后方,,既承受了抗戰(zhàn)需要的花園口決堤,又遭受了罕見的水旱蝗災,,在如此艱難困苦的條件下,,用尚未淪陷的有限土地和人民,為抗戰(zhàn)提供了全國第二多的壯丁和大量糧食稅收,,這,,就是抗戰(zhàn)最偉大的省份:河南。
引言:讓我們先放開前幾期一直討論的抗戰(zhàn)初期系列,。蘭臺君翻看了大量抗戰(zhàn)的史料,,一種感慨油然而生:在八年全面抗戰(zhàn)的艱苦歲月里,全國各地的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與敵抗爭,都做出了重大的犧牲,,但是論八年抗戰(zhàn)各種損失之慘重,,貢獻之巨大,兩者疊加,,則全國各省無能出河南之右者。
苦難的抗爭:半省淪陷對峙六年后大部陷敵
日軍對河南的進攻在華北抗戰(zhàn)失敗后就開始了,。從北面,,1937年10月中旬,華北日軍沿平漢鐵路往南進軍,,豫北告急,。11月5日,豫北重鎮(zhèn)彰德(今安陽市)陷落,,之后,,河南逐步淪陷。1938年2月6日,,日軍分兩部進犯豫北,。一部沿大名公路進犯濮陽,先后占領清豐,、濮陽,、長垣、封丘等縣,,往新鄉(xiāng)以南進攻,;另一部日軍從彰德出發(fā),沿平漢鐵路往南侵犯,,2月11日至3月中旬,,先后占領湯陰、淇縣,、汲縣,、輝縣、新鄉(xiāng),,與前路日軍會合,。兩路日軍會合后向西進犯,焦作,、濟源淪陷后,,黃河以北全部淪陷。1938年4月,,日軍任命肖瑞臣繼續(xù)擔任隸于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河南省之省長,,對淪陷區(qū)進行殖民統(tǒng)治,。
從東面,1938年5月13日,,來自徐州方向的日軍占領了豫東永城縣,,接著,28日又占領了商丘,。從6月1日開始,,日軍先后占領杞縣、通許,、尉氏,、太康,國民黨軍隊撤退到豫西山區(qū),。6月6日,,日軍占領河南省省會開封后,一路向西,,侵入中牟,,直逼鄭州。6月9日,,國民政府扒開花園口黃河大堤組織日軍前進的步伐,。
從南面,,1938年10月12日,,來自皖西方向的日軍攻克固始、光山,、羅山,、商城等縣城后,完全控制了整個信陽,,將豫東與皖西連成一片,,并與其他日軍形成合圍武漢之勢。
到1938年10月25日武漢失守時止,,河南省的豫北,、豫東、豫南共50余縣淪陷,。河南省111縣,,半壁淪入敵手。而國民黨一,、五戰(zhàn)區(qū)主力退據(jù)黃河以南,、新黃河以東半壁江山,控制了另外半個河南的約60個縣與敵對峙達6年之久,。
六年后,,不甘心坐視太平洋戰(zhàn)陣失敗的日軍為了打通大陸交通線,,發(fā)動了新的攻勢,就是著名的1944年豫湘桂會戰(zhàn),。其中在河南,,1944年4月18日,日軍向河南正面戰(zhàn)場發(fā)起進攻,,在華北日軍方面軍總司令岡村寧次指揮下,,河南戰(zhàn)役全面爆發(fā)。
4月23日,,日軍占領鄭州,、新鄭、廣武,、尉氏,、洧川、鄢陵,、密縣等縣后,,沿平漢鐵路南犯,并于24日占領長葛,。5月1日許昌陷落,,之后日軍分兵兩路進行侵略。一部分日軍沿平漢鐵路繼續(xù)南下,,攻占鐵路沿線城市,,臨潁、郾城,、漯河,、遂平、西平先后失陷,。
5月9日,,南下日軍與信陽北上的日軍在確山會合,控制了河南境內的平漢鐵路,,也使平漢鐵路全線打通,,為豫湘桂戰(zhàn)役提供了極為重要的交通運輸保障。同時,,另一部日軍主力第三十七,、二十六師團及坦克第三師團,從許昌向西迂回,,先后攻占禹縣,、郟縣、襄城,、臨汝,、登封,、寶豐,、魯山等縣,,并于5月7日攻占洛陽南郊龍門高地,。
5月12日,,由山西渡過黃河的日軍第六十九師團攻陷澠池、新安,,直逼洛陽城西,。
5月9日,,自鄭州沿隴海鐵路西犯的日軍“菊兵團”攻占鞏縣,,11日占領偃師,,迫近洛陽城東。至此,,日軍完成了對洛陽城的東南西三面包圍,。5月25日,洛陽城淪陷,。6月11日,,日軍占領三門峽境內的靈寶、閿鄉(xiāng),,后因兵力不足,,日軍主動放棄攻勢,于6月中旬退回山西,。至此,,河南戰(zhàn)役結束,國民黨軍隊全面潰敗,。至此河南基本淪喪,,中原大地慘遭日本侵略者蹂躪,。在這一戰(zhàn)役中,,國民政府損失兵力20多萬,豫中,、豫西44座縣城和4萬多平方公里國土淪為敵占區(qū),。
在就要失敗的前夜,1945年3月22日,,日軍開始進襲南陽,。4月1日,南陽失守,。
在整個抗日戰(zhàn)爭期間,,河南省111個縣中有109個縣曾遭到日軍鐵蹄的蹂躪,僅有新蔡,、沈丘2個縣沒有淪陷過,。1937年10月21日,,淪陷的豫北臨漳縣(今屬河北省)是河南省第一個淪陷縣城,;1945年2月,,南陽的淅川縣是最后淪落的縣城。
人禍天災:抗戰(zhàn)中河南連遭大災生民涂炭
日寇的侵略帶來了一系列連鎖反應,。1938年6月9日,,為了阻擋勢如破竹的日軍,國民政府在鄭州花園口決開黃河堤壩,,阻擋日軍西進,,決堤后形成了黃泛區(qū)。由于豫東地區(qū)離黃河決堤口門最近,,地勢較低,,從而成為黃泛區(qū)的中心地帶,遭受洪水沖擊最大的44個縣中,,河南省就占了20個縣。黃河水夾帶著大量的泥沙,,洪浪所至,,地貌面目全非,,地面增高,,農民無法在其土地上生存,,只好四處逃離,。
事實上,,即使黃河決口執(zhí)行者擬定有遷移安置計劃,,泛濫黃河所致的人口死亡也不可避免,,更何況當時以軍事保密為先,,更是導致大量人員傷亡,。正逢伏訊期的泛濫黃河,,勢如脫韁野馬,、高屋建瓴般傾灌下游區(qū)域,由不得人們采取有效措施,,死傷嚴重。泛水傾瀉時,,“有夜間來水,,人在睡夢中淹死的,;有搬運屋內東西房塌砸死的,;有慌忙外逃被急流卷去的,;有鳧水力竭葬身魚腹的;有木筏撞散落水溺死的,;還有圍困水中餓死的,;身陷淤泥喪生的。”各種死狀慘不忍睹,。
由河南泛區(qū)中的17縣村落掩沒統(tǒng)計數(shù)來看,陳留、中牟,、洧川,、尉氏,、通許、杞縣、睢縣,、柘城,、鹿邑,、沈丘,、項城、淮陽,、太康、扶溝、西華、商水,、鄢陵各縣決口前共計村莊13739個,,存7598個,,俺沒村莊6141個,,掩沒比率平均達44.7%,;其中扶溝情況最為嚴重,,原有村莊987個,掩沒竟達896個,,掩沒率為90.8%,,其次是洧川的淹沒率76.1%,淹沒村莊最多的是太康,,有1177個被沖毀,、淹沒率62.9%,在17縣中淹沒率高居第4位,;17縣中大于或等于平均淹沒率的有11個縣,,占總縣數(shù)64.7%,,從統(tǒng)計學角度來講,河南泛區(qū)農村整體性直接受損比率是非常高的,。
河南受災地區(qū)共逃離117萬2639人,,死亡32萬5589人,民戶財產(chǎn)損失19328萬5620元(抗戰(zhàn)前國幣),,各業(yè)財產(chǎn)損失24946.6萬元,,農業(yè)減收價值22452.7萬元。
抗戰(zhàn)后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韓啟桐,、南鐘萬,,利用當時的資料,對西華,、鄢陵,、扶溝、淮陽,、太康,、睢縣、杞縣,、尉氏,、廣武、鄭縣,、柘城,、項城、商水,、開封,、鹿邑、通許,、中牟,、洧川、沈丘,、陳留等20個縣因決堤形成的人口逃離和死亡情況進行了綜合評價和計算,。1936年內政部編印的《戶口統(tǒng)計》顯示,上述20縣人口總數(shù)為6 789 098人,,決堤后逃離人口為1 172 639人,,占人口總數(shù)的17.3%;因決堤死亡的人數(shù)為325 589人,,占人口總數(shù)的4.8%,。黃泛區(qū)中又以西華縣和扶溝縣人口逃離數(shù)最高,分別占到了當?shù)厝丝跀?shù)的67.7%和55.1%,。
鳳凰歷史官方微信
視頻
-
李詠珍貴私人照曝光:24歲結婚照甜蜜青澀
播放數(shù):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歲,,三版“小龍女”李若彤劉亦菲陳妍希悼念
播放數(shù):3277
-
章澤天棒球寫真舊照曝光 穿清華校服膚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數(shù):143449
-
老年癡呆男子走失10天 在離家1公里工地與工人同住
播放數(shù):16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