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邊驛卒
2015-10-29 第209期
默克爾的中國之行為哪般,?
默克爾——德國總理,,世界上最有權力的女性將于今明兩天訪問中國。作為訪華次數(shù)最多的西方領導人,,默克爾為何現(xiàn)在再次踏上中國的土地,。
德國有麻煩 中國能幫忙
自2005年執(zhí)掌德國以來,默克爾在歐洲和國際事務中大顯身手,,她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德國在歐洲的領導地位,,也使自己躋身全球領袖的行列。德國和法國基本上主導了歐盟在面對敘利亞,、克里米亞危機,、歐債和難民等多個事務的態(tài)度和應對,。在歐盟受到債務危機沖擊后經(jīng)濟一片蕭條的大環(huán)境下,德國卻一枝獨秀,,勉力維持著歐元區(qū),,這些都奠定了默克爾在政壇極高的地位。
默克爾曾被稱為“歐洲夫人”,、“媽媽”和“德國鐵娘子”,。她是歐洲繼撒切爾夫人后最具影響力的女性領導人,事實上她也是一千年前神圣羅馬帝國的狄奧凡諾皇后之后第一位領導日耳曼的女性,。
集諸多光環(huán)于一身的默克爾,,最近卻是麻煩不斷,在本月11日德國《圖片報》公布一份最新民調(diào)結果,,民眾對執(zhí)政黨基民盟的支持率跌至38%,,該黨的支持率長期維持在4成以上。而德國ARD電視臺和民調(diào)機構Infratest dimap在本月2日公布的民調(diào)結果顯示,,對默克爾的施政表現(xiàn)感到滿意的受訪者下滑了9個百分點,,為54%,創(chuàng)下自2011年1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引爆”默克爾的主要因素是歐洲的難民危機以及大眾的“排放門”,。在歐債危機中默克爾致力于凝聚歐洲向心力,讓全歐洲一起為希臘“買單”,,這為她和德國樹立了強大的威望,,但是也有許多歐盟國家質(zhì)疑此舉會讓歐盟的命運成為賭注。歐債危機暫時緩和,,但解決遙遙無期,,隨后難民危機席卷歐洲。在這個問題上,,默克爾再次呼吁歐洲團結一致,,表現(xiàn)出“高風亮節(jié)”。默克爾承諾收容難民沒有上限,,并且譴責別國限制難民入境的行為,。
默克爾無限制收容難民的政策表現(xiàn)出了極高的道德水準,有媒體甚至預測她會獲得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不過隨后劇情急轉(zhuǎn)直下,,道德的高點和現(xiàn)實的政策有時候沒有什么兼容性,就連富足的德國對于不斷涌入的難民叫苦不迭,,其他歐洲國家更是無力或者不想接受大量的難民,。德國的盟友法國在該問題上只是“口頭支持” 默克爾,匈牙利總理奧爾班就直接說難民潮是“德國的問題”,。歐盟認為默克爾使得難民逃往歐洲的期望大幅提高,,她需要為此負責,。而在德國內(nèi)部,48%的德國人認為默克爾打開國家大門接納難民是錯誤的,,反對黨更是指責默克爾“走私難民”,,像一個“難民蛇頭”。
就在被難民問題攪的焦頭爛額的時候,,今年9月,,美國環(huán)境保護署指控大眾汽車在尾氣排污上造假,要罰大眾180億美元巨款,。大眾是德國制造的典型代表,,而德國七分之一的就業(yè)崗位、四分之一的稅收都來源于汽車工業(yè),。大眾“排放門”對整個德國經(jīng)濟造成的沖擊難以估量,。
默克爾在這個危機重重之際訪問中國顯然是有備而來。普遍認為,,在難民問題上,,默克爾將會向北京政府尋求幫助。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對中國就應對歐洲難民危機提供任何幫助表示“歡迎”和“不勝感激”,,無論這個幫助是在財政上還是政治上。德國是傳統(tǒng)上中國在歐洲最重要的伙伴,,默克爾此行也會謀求中德其他國際事務上的合作,。德國總理府的戰(zhàn)略專家曾表示,中德在伊朗核問題上進行了良好的合作,,德國相信中國能夠在敘利亞和阿富汗扮演調(diào)解人的角色,,與老盟友俄羅斯和伊朗進行斡旋,而這正是解決難民危機的問題根源,。
與此同時,,西方媒體都報道了大眾新總裁穆勒將隨默克爾訪問中國。28日剛剛公布的大眾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大眾該季度虧損35億歐元,。而26日豐田汽車公司則宣布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全球范圍內(nèi)銷量超越大眾坐上全球銷量第一的寶座,。同樣危機重重的大眾,在這個當口也希望能抱上中國的“大腿,。”
今年前三季度大眾汽車在全球賣了743萬輛,,而2014年大眾就在中國賣了368萬輛車,可見中國毫無疑問是大眾最重要的市場,。在另一個方面,,此次“排放門”所涉及的車輛全部屬于柴油車,這一類車在中國的保有量很小,,在全球預計召回的約1000萬輛車中,,中國市場只有2000輛,,所以“排放門”對于大眾的中國市場影響也相對較小。由此可見,,中國市場不但“腿粗”,,而且“抱得住”,大眾走出“排放門”的陰影需要中國的幫助,。
小伙伴表現(xiàn)好 自己也不能落后
習近平與英國女王同乘金色御駕宣告了中英關系“黃金時代”的到來
習近平剛剛結束對英國的國事訪問,,他與英國女王同乘金色御駕,宣告了中英關系“黃金時代”的到來,。傳統(tǒng)上中德之間有良好的經(jīng)貿(mào)合作,,德國是中國在歐洲最重要的伙伴,而今這個地位受到英國的威脅,。英國《金融時報》則直白的寫道“默克爾時代的結束已指日可待”,。
在28個歐盟國家中,德國是中國最大的貿(mào)易伙伴,,然而,,隨著中國的經(jīng)濟放緩,德國的對華出口也受到影響,。今年上半年,,德國的機器制造業(yè)對華出口量減少4.9%。就在中國對德國工業(yè)商品需求減少的同時,,中國在英國的投資標志著北京對服務業(yè)和金融市場的安全通道愈來愈感興趣,。美國布魯金斯研究院的專家勒科爾指出,歐盟雖然看似一個整體,,但他們的對華政策卻各有區(qū)別,,中英關系現(xiàn)在在“大躍進”,中德關系顯然會受此影響
比起默克爾的沉穩(wěn),,卡梅倫的熱情在中國更受歡迎
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在接受鳳凰衛(wèi)視采訪時表示,,默克爾來華投資幾倍于英國,他認為當前中德在經(jīng)濟和政治上的關系是歷史上最緊密的時期,。但也有德國媒體指出,,雖然默克爾的訪華代表團中有來自機器制造、汽車,、電子和通訊行業(yè)的企業(yè)的巨頭,,漢莎航空和大眾汽車也預期會與中國達成經(jīng)貿(mào)大單,但德中雙方此次簽署的協(xié)議將不會達到中英兩國上周簽署的協(xié)議總金額——約400億英鎊,。
除了英國,,中國和歐洲其他國家的合作最近也持續(xù)升溫。荷蘭國王此時正在中國訪問,,而法國總統(tǒng)奧朗德也會緊隨默克爾之后訪華,。今年是中歐建交40周年,,而據(jù)京華時報7月份的統(tǒng)計顯示,本屆政府以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3年半時間里共出訪68個國家,,耗時167天。其中,,53天時間先后訪問了23個歐洲國家,。不論是出訪國家和時間,歐洲都占領導人出訪三成,。中歐的合作正在邁向全新的時代,,作為中國老朋友的德國自然不甘人后
真·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默克爾與溫家寶
默克爾此次來華已經(jīng)是她第八次訪問中國。除了北京,,默克爾去過上海,、南京、西安,、廣州,、天津、四川,。這一次她還會去李克強的家鄉(xiāng)安徽,。在西方領導人之中,默克爾訪華的次數(shù)傲視群雄,,在這個層面上,,默克爾是貨真價實的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2005年就任德國總理時,,媒體一致預測在東德長大的默克爾會對中國帶有“偏見”,從而一改前任施羅德“老好人”的形象,,轉(zhuǎn)而實行強硬的對華政策,。就職以后,默克爾政府也曾多次在人權問題和知識產(chǎn)權問題上向中國政府發(fā)難,,2007年她會見了達賴,,并且宣布不參加08奧運會的開幕式。不過隨后默克爾的對華政策迅速改變,,其強調(diào)的所謂“價值觀外交”被更為務實的“經(jīng)濟外交”取代,。在短短幾年內(nèi),中國迅速成為德國除歐盟之外最重要的貿(mào)易伙伴,,而歐盟出口至中國的貨物中半數(shù)來自德國,。
中國的迅速崛起也加速了德國調(diào)整對華政策的步伐,《默克爾傳》中有這樣一段話,,若想在地緣政治的大型競賽中挑戰(zhàn)中國,,德國太弱了,,這個任務現(xiàn)在由美國接手。默克爾的任務是把德國和歐洲壯大為一股經(jīng)濟抗衡的力量,。
東德出身的默克爾對中國有更深刻的理解,。在全球秩序重構,中德都面臨自身問題的大背景下,,默克爾再次踏足中華大地,,在不遺余力的推進中德經(jīng)貿(mào)合作的同時,默克爾也會為未來中德乃至中歐關系的發(fā)展謀篇布局,,尋找到新形勢下雙方關系的新的發(fā)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