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鑄夫人曾志:歲月悠悠憶任重
2017年01月12日 16:09
來源:鳳凰歷史
作者:曾志
本文摘自:《忠誠的共產(chǎn)黨員:懷念王任重文集》,,作者:曾志,,出版:中共黨史出版社時光過的真快,轉(zhuǎn)瞬間任重同志離開我們已經(jīng)5年了,。每當想起他與陶鑄之同的深情厚誼,,想到他對我及女兒斯亮的關懷,,就
本文摘自:《忠誠的共產(chǎn)黨員:懷念王任重文集》,,作者:曾志,,出版:中共黨史出版社
時光過的真快,,轉(zhuǎn)瞬間任重同志離開我們已經(jīng)5年了,。每當想起他與陶鑄之同的深情厚誼,想到他對我及女兒斯亮的關懷,,就禁不住的思緒萬千。
1957年與陶鑄在山東青島
陶鑄愛才是人所皆知的。對那些有才能的人,,不管是他的上級,、同級、抑或下級,,不論是黨內(nèi)還是黨外,,也不分是知識分子還是工人農(nóng)民,他都發(fā)自內(nèi)心的敬仰和喜愛,。他對大學者陳寅恪的照顧保護,,實在是他的秉性使然,;而他在談起一位年輕的生產(chǎn)隊長時,,臉上洋溢出的那份笑意,,也是那么的由衷,。在黨內(nèi),,他格外敬重小平同志,甚至公開說“愿拜小平同志為師”,;而在與他共事的老戰(zhàn)友中,,任重同志則無疑是他非常欣賞的一位年輕有為的領導干部了,。
任重是黨內(nèi)著名的才子,。他酷愛讀書,瀏覽遍了古今中外名著,。他枕邊放著馬雅可夫斯基的詩集,,并以獨到心得為《資治通鑒》作評注,。他愛寫新詩,,頗有才情,,但常常也能信手拈來一首古體詩,。他吹拉彈唱樣樣來得,,二胡,、笛子、蕭都拿手,,甚至還會彈鋼琴,。他為京劇名角李薔華,、王婉華等操琴伴奏,;我們也欣賞過他拉二胡,女兒二寶唱《西廂記》中紅娘一段的動人情景,。他不僅文采高,,而且口才也極好。他講話廣引博證,,引經(jīng)據(jù)典,,精辟入里,又有自己的見解和風格,。陶鑄曾說:“任重同志講話很有邏輯性,,只要把他的講話記錄下來,用不著什么整理,,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任重同志也喜愛體育運動,游泳尤其好,。在當時黨的高級領導干部中,,能夠陪同毛澤東暢游長江的也就非他莫屬了。
1959年陪同毛澤東游長江
1990年題詞
任重是當時最年輕的省委書記之一,,提升為中南局第一書記時也還不到50歲,。雖然他深得毛主席賞識,但他卻并不特別在意這一點,。不了解任重的人可能會覺得他有些清高,,那實在是由于他拒絕庸俗之故,。任重與人交往如清風幽蘭,再好的朋友也是君子之交,,從不搞拉拉扯扯,、吹吹拍拍的那一套,。他從不恭維人,,也從不在家里請客吃飯,就是對毛主席也是這樣,。那年毛主席離開武漢時,,湖北黨政軍要員動員他去送行,他說:“主席叫我去就去,,沒叫我去就不去”,,很有點文人的傲氣。任重同志還提出過“學習馬克思,,發(fā)展馬克思”的口號,,足見其膽識過人,也體現(xiàn)了他尊重事實尊重科學的精神,,這在那個時代可是不容易的事情,。說到這里,有一件軼事頗能說明任重的性格特點,。1959年,,任重陪毛主席回韶山,這是其他省委書記渴望而不可求的殊榮,。攝影師為主席拍了一張照,,照片上的主席草帽布鞋很是儉樸,任重順手在背面題了一首詩,,后面兩句是“壯志已成大業(yè),,何須衣錦還鄉(xiāng)”。這本是任重對毛主席的贊揚,,只不過不是那種肉麻的吹捧罷了,,沒想到“文革”中卻因此而惹禍。
1959年陪同毛主席回韶山(右起毛澤東,、羅瑞卿,、王任重)
任重和陶鑄雖是相知相敬,但他們的性格卻很不相同,。陶鑄熱情洋溢,,性急如火,爽朗直率,,干什么都轟轟烈烈的,,非要干出個名堂不可,。胡耀邦和黃歐東同志是陶鑄的老朋友,他們在評論陶鑄時,,都不約而同地說:“陶鑄是個英雄主義者”,。而任重同志雖然較為年輕,卻顯得更深思熟慮,,多謀善斷,,平和沉穩(wěn),更富于理性卻又不失感情色彩,。他深沉而又純真,,從不記人之過,只有觀點上的分歧而絕無私人的怨恨,。他從善如流,,心口一致,是少數(shù)幾個敢在毛主席面前講真話的人之一,。他深入實際,,注重調(diào)查研究,對農(nóng)民有極深的感情,。他不是那種整天忙忙碌碌的事務主義者,,工作干的出色,而且興趣廣泛,,張弛相濟,,凡事舉重若輕。
任重和陶鑄之間深厚的革命情誼,,是鑄就干革命事業(yè)之中的,。《龍勝調(diào)查報告》就是他們友誼的結(jié)晶,。
曾志1959年參加廬山會議時留影
1962年6月,,任重同志與陶鑄同去廣西桂林地區(qū)龍勝縣進行調(diào)查研究。這是一個人煙稀少的窮鄉(xiāng)僻壤,。他們直接深入農(nóng)戶,,傾聽農(nóng)民呼聲,第一次提出了“包產(chǎn)到戶,,分戶管理,,耕種自主,聯(lián)產(chǎn)計酬,,增產(chǎn)歸戶”的實事求是的主張,。雖然這個報告先得到毛主席的稱贊,后又因當時形勢而流產(chǎn),但在當時極左的政治氣候下,,能夠提出這樣的主張,,確實是要有點膽量的,從中也可看出他們二人共同的志向和情懷,。
而任重和陶鑄的生死之誼,,在“文革”中又得到了更進一步的升華。
1966年,,給中國帶來深重災難的“文革”開始,,毛主席調(diào)陶鑄擔任中央文革小組顧問,調(diào)任重為文革小組的副組長,。他們的厄運降臨了,!但同時又為他們的人格添上了最亮麗的一筆,。
中央文革小組從一開始就是燕雀與鴻鵠的組合,。任重、陶鑄怎么可能與康生,、陳伯達和江青之流為伍呢,?首當其沖的是任重。江清等多次到毛主席面前告狀,,說任重另搞一套,,架子大,與她對著干,,干什么事情都不與“文革”其他人商量,。并在工作上百般挑剔,萬般責難,,搞得任重無所適從,。他本來身體不好,患有肝病,,勞累加上心情郁悶,,身體狀況越來越糟糕,,天天發(fā)低燒,,臉色灰暗,日益消瘦下去,。陶鑄見這個樣下去不行,,便勸他索性脫離中央文革小組去廣東養(yǎng)病。并且給毛主席寫了個報告,,建議任重辭去文革副組長一職,,仍回中南局工作。在當時的情勢下,這是唯一能保護任重的做法,。
曾志1960年在廣州留影
江青并未因任重的離開而放過他。在中央文革小組的操縱下,,武漢的造反派在任重為毛主席照片所題的那句詩上大做文章,,恣意佞言,,胡攪蠻纏,,還成立了“專揪王任重造反團”。形勢極其險惡,,陶鑄很是著急,,多次給當時的廣東省長陳郁打電話,,請他務必隱藏和保護好任重。當時有人批評陶鑄:“都這種時候了你還保王任重,,你保的了他嗎?”陶鑄斬釘截鐵地說:“我不是那種落井下石的人,,能幫總要幫人家一把,這是做人最起碼的一條。”不久后,,陶鑄自己也被這個“專揪王任重造反團”所揪出,。他深知,,由于自己的倒臺,,將會導致任重等一大批中南局的干部處境更加艱難。他沉重地嘆道:“雖我不曾殺伯仁,伯仁卻為我而死??!”
陶鑄很欣賞任重的名字,他曾說:“我們黨內(nèi)有幾個同志名字起的好,,如王任重,任重而道遠,;如宋任窮,,任其清貧,,很有氣勢,。”可是江青之流,恰恰因“任重”二字置王任重同志于死地,。她指鹿為馬,,硬將一個叫“任重”的人誣為王任重,,將王任重打成“CC”特務,關進苦牢達8年之久。
曾志與女兒陶斯亮合影(1945年延安 陶斯亮4歲)
1973年,我攜女兒和外孫從西北回到闊別已久的北京,。那時任重還關在秦城監(jiān)獄。他的女兒王曉平來看望我們,談起任重的苦難,不由得讓人感嘆唏噓,。尤其令我們感動的是,,曉平探監(jiān)時,,告訴父親陶鑄含冤去世的消息,任重黯然地說:“亮亮是陶鑄同志的獨生女兒,,你們一定要找到她,,關心她,。有一天如果我能出去的話,,我們要好好照顧她,。”短短的兩句話,,凝聚著多深多重的感情啊,!斯亮頓時眼眶就紅了,。
任重在經(jīng)受了8年牢獄之苦后,被發(fā)配到陜西武功農(nóng)科院工作,。他立即派與他患難與共的秘書曹志勤同志來看我,,還送了我一床厚厚陜北榆林出產(chǎn)的毛毯。那個時候,,像我女兒這樣的部隊醫(yī)生工資也就六七十元,,算是豐厚了,任重長期坐牢沒有收入,,在農(nóng)科院時僅發(fā)生活費,,可是卻送我這樣昂貴的毛毯,真是讓我感動,!這毛毯我一直沒舍得用,,把它當作紀念品保留至今。
1978年在陜西省委擴大會議上
1980年十一屆五中全會
不久后任重復出,,陸續(xù)擔任一些重要地區(qū),、部門的負責人,直至成為黨和國家領導人,。
在經(jīng)歷了那么多的磨難、坎坷和大起大落之后,,我覺得任重除了變得更深沉更凝重外,,其余沒有什么大的變化,對革命事業(yè)依舊那么忠誠,,對理想信仰依舊那么堅定,,對同志也依舊是那么的坦誠,!
任重不善用熱烈的言詞來表達感情,但他的內(nèi)心世界是十分豐富的,。雖已是時過境遷,,但他仍深情的懷念著陶鑄。這從給他紀念老戰(zhàn)友的兩首詩中可以看出,。
一首是七言詩:
平生坦蕩最剛強,,
青松傲雪立山崗。
是非功過有公論,,
管他小人說短長,。
一首是新詩:
孤寂的寒夜吞噬了你的生命,
喧騰的春天重新響起你那赫赫聲名,,
生活有時竟如此荒謬錯亂,,
而歷史總是這樣的公平如鏡。
南粵的山,,西江的水,,
龍勝的田頭,祁陽的茅屋,,
今天還保留著你的足跡和身影,;
工人、農(nóng)民,、戰(zhàn)士,、學生、船戶,,
講壇,、畫室、舞臺,、報館,,
哪個沒有領受過你的關注?
幾十年的風風雨雨,,
怎能沖刷掉群眾懷念的情愫,?
勝利使你朗朗笑語,
失誤使你痛心疾首,,
什么挫折也不能逼你卻步,,
始終保持著真理般的純樸。
一顆苛求自己溫暖他人的心,。
敬禮,,水遠縈懷我腦際的陶鑄同志!
敬禮,,永遠聳立人民心田的挺拔蒼松,!
詩寫的樸實無華,,感情也是樸實無華的,但“真水無香”??!
1988年元月16日,是陶鑄八十壽辰,。他的家鄉(xiāng)湖南祁陽縣要舉辦一個紀念活動,,包括陶鑄銅像落成儀式。祁陽山高水遠,,交通不便,,是個默默無名的貧窮小縣。時值隆冬,,天氣又濕又冷,,雨雪紛飛,破舊不堪的縣招待所不僅沒有任何取暖設備,,而且還四面漏風,。總之祁陽的偏遠和寒冷對北方同志,,尤其對年邁體衰者可稱得上是條“畏途”了,。任重身體不好,可是他卻堅持抱病前往,。他對曹秘書說:“陶鑄同志受迫害含冤去世,,我是個幸存者,也是他的老戰(zhàn)友,,我不去誰去,?請告訴曾大姐,再忙我也一定去,!”
任重同志千里迢迢來到祁陽,,許許多多陶鑄的老戰(zhàn)友們也從四面八方來到祁陽,光部一級的領導干部就有20多位,。蔡斯烈同志雙目失明也來了,,他說摸摸銅像也好啊,!孫耀華同志腿骨骨折還沒完全愈合,,也拄著拐杖來了。那幾日真是祁陽有史以來最盛大的“節(jié)日”,,最榮耀的時刻,。整個縣城萬人空巷,80萬祁陽人都投入到歡迎的隊伍中來,,那人山人海的沸騰場面巍蔚壯觀,,祁陽的父老鄉(xiāng)親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么興奮快樂過。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王任重同志的祁陽之行,,極大地鼓舞了這個小縣城,。任重同志是此行我們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理所當然的贏得了祁陽人民的熱愛,。今后,,也將成為祁陽人津津樂道的話題和美好回憶。
我會永遠記住任重披著軍大衣,,在陶鑄紀念大會上講的那段話,。他深情地說:“親愛的陶鑄同志!您八十誕辰的時候,,我們集會在您的家鄉(xiāng)祁陽,,您的老戰(zhàn)友們,您的妻子,、女兒,、外孫和祁陽縣的廣大群眾,在您的銅像前默哀,,致敬,!大家都懷著一顆敬仰的心,思念的心,。假如您不是被林彪,、”四人幫“迫害致死,仍然會和我們大家在一起,,您的敏捷的動作,,坦誠的談話,爽朗的笑聲,,會使我們受到鼓舞,,感到歡樂。......”在什么地方還能聽到這樣發(fā)自肺腑的真情流露,?我感動得熱淚盈眶,;女兒則已是淚流滿面;會場里許許多多的人也都流淚了,。接著,,任重又以簡潔的語言,對陶鑄的政治品德作了高度概括:“您在政治上:立場堅定,,剛直不阿,。您在思想上:忠于理想,純正無私。您在工作上:實事求是,,作風民主,。您在生活上:艱苦樸素,朝氣蓬勃,。”陶鑄啊,,陶鑄!你該感到欣慰,,你該感到自豪,,因為你有一個多好的革命戰(zhàn)友啊,!
時光如梭,,轉(zhuǎn)眼到了1992年。這期間我們知道任重同志身體一直不好,,不明原因的低燒困擾著他,,后來才確診是“肺結(jié)核”,經(jīng)過抗結(jié)核治療,,低燒總算控制住了,,但又聽說因心臟不好住進了醫(yī)院。對一個75歲的老人來說,,心臟出點毛病也是在所難免的,,我滿心希望他能很快康復。然而萬萬沒有想到,,任重同志竟一去不復返,,就這樣匆匆的走了!
1992年3月16日,,這個日子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天剛剛亮,我們得到噩耗--任重去世了,!我簡直難以相信這是事實,。我和女兒斯亮立即趕往北京醫(yī)院,病房巳是人去屋空,;又追到太平間,,也沒見到有停放任重同志遺體的手推車。管太平間的老頭說:“你們怎么才來,?晚了,,都裝進冰柜了。”我們苦苦央求老頭,,準許我們再最后看任重一眼,。老頭被說服了,,領我們進到里間,只見幾面墻都是一格格的鋁灰色鐵柜,,陰沉沉冷嗖嗖的,,我的心驟然縮緊。老頭抓住其中一格上的拉手,,向外一拉,,冰柜就出來一截。老頭掲開白被單,,任重的顏面就赫然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
這怎么會是任重,?我永遠不會忘記這最后的一瞥:只見他雙眼緊閉,,青黃的面容透著一塊塊的暗紫,嘴唇烏黑,,灰發(fā)微亂,,整個遺容顯得異常沉重。我不能相信眼前所見的就是那個瀟灑從容,、感情深沉,、才華橫溢的任重同志?我抑制不住悲慟,,與女兒失聲痛哭,。我本是個不輕易流淚的人,與陶鑄生離死別沒掉一滴淚,,聽到陶鑄去世的消息時也強忍住了悲痛,,但此刻卻是老淚縱橫了。我哭這些年輕于我的先行者,;我哭這個世上又少了個好人,;我哭我們黨又失去了一位卓越領導人!
1992年曾志和王任重在廣東合影
任重去世后,,新華社記者寫了篇文章《最后的時刻》,。里面有這樣的一段:“3月13日,曹志勤秘書來到醫(yī)院,,王任重又問他:政協(xié)常委會開的怎么樣,,常委們談了哪些意見?曹秘書回答:‘開的不錯,,發(fā)言很踴躍,。’曹秘書怕他過分操勞,忙岔開話題:‘你過問多次的湖南祁陽縣陶鑄中學重建籌款已經(jīng)基本解決,。’王任重欣慰地笑了:‘這是個好消息,,問題總算有了結(jié)果’。”我讀罷這段文字,才知道任重一直到生命的最后時刻,,都在關注著陶鑄家鄉(xiāng)的事情,。陶鑄曾這樣贊美松樹:“所謂松樹的風格,就是給予人甚多而要求于人甚少的風格,。”任重不就是這樣一個永遠給予而不知索取的人嗎,!
陶鑄、任重都在比我年輕許多的年齡先我而去了,,陶鑄走的時候才61歲,,而任重也才75歲。如此比來,,我是個非常幸運的幸存者了,。如今我已86周歲,雖然身患疾病,,不得不住在醫(yī)院接受一次次的化療,,但我心境安祥,對戰(zhàn)勝病魔充滿信心,。我覺得在有生之年,,還有許多的事情要做。如今將對任重的一腔懷念之情寫成紀念文章,,是我代陶鑄行使他無法做的事情,,對我這個病重的老人來說,也算是了卻了一樁心愿,。

[責任編輯:唐智誠 PN008]
責任編輯:唐智誠 PN008
- 好文
- 欽佩
- 喜歡
- 淚奔
- 可愛
- 思考
鳳凰歷史官方微信
視頻
-
李詠珍貴私人照曝光:24歲結(jié)婚照甜蜜青澀
播放數(shù):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歲,,三版“小龍女”李若彤劉亦菲陳妍希悼念
播放數(shù):3277
-
章澤天棒球?qū)懻媾f照曝光 穿清華校服膚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數(shù):143449
-
老年癡呆男子走失10天 在離家1公里工地與工人同住
播放數(shù):16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