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wǎng)8月1日報道 據(jù)拉美社華盛頓7月29日報道,預印本開放獲取資料庫美國生物學論文檔案網(wǎng)(BioRxiv)7月29日公布的一項研究指出,新冠病毒的拉姆達變體不僅具有高度傳染性,,而且可能逃避中和抗體,。
報道稱,,日本的一組科學家提出,,去年8月在秘魯發(fā)現(xiàn)的、現(xiàn)在至少在30個國家廣泛傳播的該變種毒株的刺突蛋白具有高度傳染性,,而這種高傳染性主要是由該病毒出現(xiàn)的T6I和L452Q突變導致的,,這些突變改變了該病毒與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細胞受體結合的性質。
生物學論文檔案網(wǎng)指出,,盡管這項研究迄今尚未經(jīng)過同行評審,,但可以確定拉姆達變體病毒感染細胞的活躍程度不亞于德爾塔變體,后者目前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具傳染性的毒株之一,。
這項研究指出,,RSYLTPGD246-253N突變使該變體能夠逃避中和抗體,,并被專家描述為一種“獨特”的突變,,這種特有的突變只存在于在南美洲造成廣泛傳播的拉姆達變體病毒中,。
報道還稱,為了中和這種也被稱為“安第斯變體”的病毒變體,,大約需要產(chǎn)生比中和其他毒株多1.5倍的抗體,,這是因為N端結構域的大部分基因編碼區(qū)序列消失了,而抗體通常在這個位置與可能進入細胞的刺突蛋白相結合,。
“特別聲明:以上作品內(nèi)容(包括在內(nèi)的視頻,、圖片或音頻)為鳳凰網(wǎng)旗下自媒體平臺“大風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