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資訊 > 社會 > 正文

陳霞:道家思想是高速飆車的現(xiàn)代社會的剎車系統(tǒng)

國際易學聯(lián)合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陳霞在接受鳳凰網(wǎng)專訪時表示,道家思想就是為高速飆車的現(xiàn)代社會量身打造的剎車系統(tǒng),,提醒我們停下來思考,,找到正確的方向。

2024年8月7日至9日,由鳳凰網(wǎng)主辦的大型文化品牌活動“致敬國學:華人國學大典”走進甘肅平?jīng)?,與會的學者專家,、業(yè)界精英和網(wǎng)紅達人,一起循著人文始祖黃帝的足跡,,在“道源圣地”崆峒山體悟中華智慧。其中,,國際易學聯(lián)合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陳霞,多年研究道家思想和道教文化,。

那么,,她如何理解“黃帝問道于廣成子”的故事及其背后的道家思想?當下越來越多人重視養(yǎng)生,,而道家是如何將身體與自然,、社會聯(lián)系起來的?在不同文化的交流與傳播中,,道家文化正在為不同文明背景的人所了解,,那么,包括道家文化在內(nèi)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文明交流與互鑒中需要注意什么問題,?圍繞這些話題,陳霞接受了鳳凰網(wǎng)的專訪,。

以下是訪談實錄:

陳霞: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國際易學聯(lián)合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陳霞:道教的身體觀就有生態(tài)意義

鳳凰網(wǎng):您寫過一本書《道教的身體觀》,,如果從生態(tài)學的視角觀察,,道教有關身體與自然、社會的理解,,在今天有什么價值,?能夠回應今天的哪些問題?

陳霞:我當初寫這本書,,是想用傳統(tǒng)文化來回應生態(tài)問題,。生態(tài)學最早是研究生物和環(huán)境關系的自然科學。但是后來發(fā)現(xiàn)人類自身的活動也是影響地球的重要變量,。在這種情況下,,產(chǎn)生了人類生態(tài)學這一大跨度的綜合性學科。人類生態(tài)學把社會和文化置于自然的大系統(tǒng)中,,把自然界置于人類文化的視域之內(nèi),,把人與自然的生態(tài)關聯(lián)視為社會和文化問題的深層內(nèi)涵和動因,從自然生態(tài)中尋求人類走出生態(tài)困境的智慧。

所有的人類活動背后都有思想和價值的支撐,。我們對自然采取什么樣的行動,,有賴于我們怎么樣來思考人和自然的關系。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已經(jīng)有2000多年的歷史,。它的一個特別巨大的優(yōu)勢,就是豐富而深刻的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在當代宗教與生態(tài)關系的研究中,,道教被認為是最綠色的宗教之一。它的很多教義可以直接和當代的生態(tài)問題相呼應,,如道教的身體觀就有生態(tài)的意義,。

道家特別重視身體,身體在道家思想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道家的身體是一個廣義概念,,含有個體、社會,、自然三重意義,。在道家看來,個人,、社會與自然三者在身體上存在著同構關系,,存在著一致的哲學基礎與修煉原則。從個人的身體延伸到他人的社會身體,,最后擴展到自然宇宙身體,。

在自然領域,道家講“天地大人身,,人身小天地”,,認為自然界也是我們的身體。這種關系我們曾經(jīng)用“大宇宙”和“小宇宙”來表達,,而我更想用“外宇宙”和“內(nèi)宇宙”這樣的表達,。外宇宙和內(nèi)宇宙都是身體,人與自然的關系體現(xiàn)為身體與身體的關系,,通過某種修煉,,這兩個身體還會融為一體,實現(xiàn)天人合一,。成全萬物,、愛護自然,就是愛護我們的身體,。這是道家比較特殊的一種生態(tài)哲學思想,,不僅有助于提升個人的價值和生活質(zhì)量,,而且可以增強人對社會的責任感,使人們更加愛護大自然,。這是我當初寫這本書的一些思考,。

陳霞:道家思想恰是一種清醒劑

鳳凰網(wǎng):在古代社會,人和人的交往,,包括人對自然的這種干預程度都比較少,,因為農(nóng)業(yè)社會和現(xiàn)代工商社會不同,因此,,道家的一些主張像小國寡民,,獨善其身,避世逃名,、清凈無為等等,,在今天這種以公民為主體的社會中,,是不是已經(jīng)過時,?在當代,道家文化怎樣安頓自己和利益大眾之間的關系,?

陳霞:我不認為道家的理念已經(jīng)過時,,我恰恰認為,道家的一些核心理念特別適合當代社會,。道家講道法自然,,無為而治,是有利于我們來糾偏——因為現(xiàn)在人類是過度地干預了自然,。傳統(tǒng)社會人對自然的干預是有限的,。進入工業(yè)社會以來,人類對地球的干預達到了十分嚴重的程度,,如現(xiàn)在人類生產(chǎn)研制的核武器能毀滅地球好幾次,,這就已經(jīng)大大超過了自然本身的改變。在這種情況下,,道家思想,,它恰恰是一種清醒劑,它提醒人類走到了危險的邊緣,。道家講無為,,提倡順應和效法自然,這個聲音就顯得特別珍貴,。

打個比方,,某些思想有點像汽車的油門,它讓人類更強,、發(fā)展更快,。在這個時候,,道家的思想能起剎車的作用。高速運行的賽車,,最大的危險是剎車失靈,。道家思想就是為高速飆車的現(xiàn)代社會量身打造的剎車系統(tǒng)。既有油門,,也有剎車,,這才是安全有效的交通工具。道家提醒我們停下來思考,,找到正確的方向,。所以,道家,、道教在當代社會應該受到更多重視,,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陳霞認為,,道家更像是為當代社會準備的思想,。

陳霞:挖掘闡發(fā)崆峒故事,還要與其他文明交流對話

鳳凰網(wǎng):這次華人國學大典在崆峒山舉行系列活動,,有幾位專家都講到崆峒山有非常豐富的道家文化資源,,您覺得要講好崆峒故事,提升這些文化資源在文旅融合中的轉(zhuǎn)化價值,,要注意哪些問題,?

陳霞:崆峒山之所以影響這么大,是因為《莊子·在宥》篇里面記載了黃帝問道廣成子的故事,。我們今天要講好崆峒的故事,,既要把道教在崆峒的發(fā)展歷程梳理清楚,還要與當代社會相結合,。比如深入地理解黃帝問道廣成子的思想內(nèi)容,。黃帝問道的時候已經(jīng)是功成名就,但他還想進一步提升自己,,所以他才去問廣成子,。黃帝在廣成子面前說要佐五谷、養(yǎng)民人,、遂群生,。在我們一般人看來,作為一個政治人物,,他關注問題面已經(jīng)夠?qū)捔?。但是,在廣成子的眼中,,追求這些還不足以與他談論大道,。黃帝回去閑居三個月以后,,再來問廣成子如何治身。廣成子這才給他解釋,。他說“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也提到“彼其物無窮,而人皆以為有終,;彼其物無測,,而人皆以為有極”。意思是說,,“道”是深不可測的,,超越了有限。他對黃帝反復提到“道”的無限性,,廣成子想啟發(fā)黃帝,,說他自己也將“入無窮之門,以游無極之野”,。他在幫助黃帝打開視野,,精神內(nèi)守,,提醒他“慎守女身,,物將自壯”。

把我們的生命追求融入到無限的求道之中,,不斷提升自己,、超越自己。這種精神追求是具有普遍意義的,。不然的話,,道家不會受到古今中外人們的喜愛。你可能也知道,,《道德經(jīng)》的翻譯僅次于《圣經(jīng)》,,目前有97種語言,2000多個譯本,,全球95%以上的人能夠通過母語閱讀《道德經(jīng)》,。可見,,道家思想超越了時空,。我們今天也應該有一種開闊的視野,展開文明的交流互鑒,,參與文明的當代建構,,為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貢獻道家的智慧,。

所以我認為,今天要講好崆峒山的道教故事,,應該去挖掘,、闡發(fā)這些內(nèi)容,展開與其他文明的交流對話,。

鳳凰網(wǎng):您幾次到國外做過訪問學者,,我也參加過國內(nèi)的很多學術會議,很多人都在說文明互鑒和交流,,但是我也發(fā)現(xiàn),,不少學者的觀念中還是有那種一廂情愿的文化輸出,觀念輸出的味道,,過于以自我為中心,。要真正的做到文明互鑒,應該注意哪些問題,?道家的思想文化資源能夠發(fā)揮哪些獨特的作用,?

陳霞:真正要參與文明的交流互鑒,還是應該知己知彼,。你要對其他文明有深切的了解,,知道別人在說什么,他想表達的究竟是什么,。

公元前138年張騫出使西域,,促進了華夏文明與其他文明更為頻繁的交往。玄奘西行到印度求法,,帶回大量的佛經(jīng),,翻譯了更多從印度得到的佛經(jīng)。玄奘的翻譯工作,,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起到了相互了解、相互學習的作用,。許淵沖把中國的詩詞翻譯成英文,,把莎士比亞的作品翻譯成中文。他的翻譯工作跨越了文化差異,, ?傳遞了思想情感,,促進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與理解。賀麟將西方哲學經(jīng)典著作翻譯成中文,,?如黑格爾的《?小邏輯》?和斯賓諾莎的《?倫理學》?等,。?賀麟先生翻譯的“對立”“統(tǒng)一”“揚棄”“差異”等漢譯哲學經(jīng)典術語已成為中國現(xiàn)當代哲學的核心話語,促進了漢語哲學的繁榮滋長,,提高了中國哲學研究的高度,,為中國的哲學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他文明也在了解中國文化。剛才我們說到的《道德經(jīng)》的傳播,,它還不是刻意有為的行為,,而是無為的結果。比如說海德格爾翻譯《道德經(jīng)》,,一些著名的科學家也說受到過道家思想的影響,,比如說湯川秀樹、李約瑟等,。李約瑟花費近50年時間編撰的《中國科學技術史》共七卷30余冊,。這部巨著的突出特色是極為推崇道家道教。他取的中文名姓“李”,,因為老子姓李,。據(jù)著名數(shù)學家陳省身教授的回憶,,1943年他去愛因斯坦家作客,,發(fā)現(xiàn)書架上的書不多,但卻放著一本德文版《道德經(jīng)》,。陳省身先生還指出,,西方有思想的科學家,,大多喜歡老莊哲學,崇尚道法自然,。

這都是很成功的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我們一定要打開心靈,知己知彼,,去了解他者,,了解其他的文明,,才能夠?qū)ι显挕?/p>

親愛的鳳凰網(wǎng)用戶:

您當前使用的瀏覽器版本過低,,導致網(wǎng)站不能正常訪問,建議升級瀏覽器

第三方瀏覽器推薦:

谷歌(Chrome)瀏覽器 下載

360安全瀏覽器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