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11月11日,,第29屆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召開,,美國氣候特使約翰·波德斯塔出席了美國代表團的第一場新聞發(fā)布會并發(fā)表講話,。作為拜登政府的首席氣候外交官員,,波德斯塔主要說了些什么,?他將如何回應特朗普上臺后的“退群”主張,?他怎樣評價中國在氣候問題中的地位,?《鳳凰大參考》解讀。
文丨鳳凰網(wǎng)國際主筆 屈功澤
編輯丨黎人愷
“(這場會議)沒有同傳”,,身材高大的美國官員一字一句地說道,“你們可以把(同傳)機器給我,,我拿回去,。”說罷,,他禮貌地從筆者和旁邊同行的手中接過小小的同傳耳機,,放回到剛剛才熱情地把耳機發(fā)放給我們的阿塞拜疆小姑娘身邊。
沒有同傳當然不是一件要緊事兒,,畢竟在場的記者不論是美國人,、中國人還是阿塞拜疆人,幾乎人人都有錄音設備和即時轉(zhuǎn)寫軟件,。但這場發(fā)布會的內(nèi)容需要有一個“同傳”給外界,,卻是所有記者的共識。在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獲得美國大選勝利后的第5天,,第二十九次《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會議(COP29)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召開,,由民主黨拜登政府派出的美國代表團會在這場大會第一天的新聞發(fā)布會上說些什么,?作為美國在氣候問題上的最高官員,總統(tǒng)氣候問題特使波德斯塔(John Podesta)怎么回應候任總統(tǒng)傾向于否定氣候變化的態(tài)度,?他會談論中國嗎,?這些都是大家拭目以待的焦點。
發(fā)布會上的波德斯塔:尷尬,、坦率與堅定
“大家下午好,,向那些有可能走錯房間的人自我介紹一下,我是波德斯塔,?!碧厥挂砸粋€幽默的開場白開始了發(fā)布會,但在隨后的發(fā)布會上,,基本上都在低頭念稿且略顯磕巴的他,,口中吐出的幾乎都是沉重的話語。
“對于我們這些致力于氣候行動的人來說,,上星期美國大選的結(jié)果顯然令人非常失望”,,“很明顯,下屆美國政府將(在氣候承諾)掉頭行進并逆轉(zhuǎn)大部分的進展”,,“他(特朗普)發(fā)誓要廢除我們的環(huán)保措施,,并讓美國再一次退出《巴黎協(xié)定》”……對于特朗普和下屆美國政府可能將采取的措施,處境尷尬的波德斯塔表現(xiàn)出了非常坦率的態(tài)度,。同時,,他也表示,雖然下屆美國政府可能會把氣候問題擺在一個次要位置,,但遏制氣候變化的工作在美國仍會繼續(xù)下去,。
▎特朗普明年一月上任后或?qū)⑼顺鋈驓夂蚬s。圖源:美聯(lián)社
“這場(應對氣變的)斗爭比一個國家的一次大選,,一個政治周期的輪替要更重大,,這始終會是一場重大的斗爭?!?/p>
而相比于這句令人印象深刻的堅定話語,,接下來的媒體問答環(huán)節(jié)卻又回到了一個尷尬的狀態(tài)。面對一雙雙高舉的雙手,,波德斯塔并不掩飾提問記者早已被“內(nèi)定”的事實,,他低下頭,直接念出被選中的媒體和記者的名字,,有時候甚至在答完問題之后無縫銜接地立馬念出下家媒體,,暴露出這則回答也是早早擬好的這一事實。此情此景,,讓筆者不禁聯(lián)想起了那位一開始收回同傳耳機的官員,,扭頭看去,,他矗立在座席后面,直視前方,,目不轉(zhuǎn)睛,。
被選中的幸運兒記者們的問題,有一些是直面技術(shù)細節(jié)的,,但尖銳的問題仍然存在,,BBC記者的提問非常直接:“波德斯塔先生,這會是中國在氣候問題上發(fā)揮領導作用的開始嗎,?”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國,,他們有義務站出來?!辈ǖ滤顾]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
特朗普雖然“退群”,但美國一直都在
事實上,,即將再次迎來特朗普時代的美國,,在氣候問題上對于中國的態(tài)度,宛如剛才回答問題的波德斯塔,。即使美國準備再一次退出《巴黎協(xié)定》,,并“官宣”將把氣候問題放在次要位置,但在把握氣候問題的話語權(quán)方面,,和在對于中國減排的呼吁上,,美國絲毫不會放松對中國的壓力。即使歷史上最大的累計碳排放國其實仍然是美國,,但在波德斯塔的口中,,中國必須“站出來”,且換不到一句他口中的“領導作用”,。
▎2024年9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應約會見美國總統(tǒng)氣候特使波德斯塔,,雙方就循環(huán)經(jīng)濟議題進行交流,一同落實中美《關(guān)于加強合作應對氣候危機的陽光之鄉(xiāng)聲明》,。來源:中國外交部
縱觀歷史,,雖然特朗普出格的言論和舉措是非常罕見的,但是自上世紀70年代氣候問題成為一個國際政治議題以來,,美國一直不乏持氣候懷疑論的政治勢力,。1997年,美國參議院就以95票對0票一致通過了伯德-哈格爾決議,,限制美國簽署任何“不同等對待發(fā)展中國家和工業(yè)化國家,,有具體目標和時間限制”或“對美國經(jīng)濟產(chǎn)生嚴重危害”的條約,,這使得美國無法通過《京都議定書》這一重要的氣候變化條約,而隨后的小布什政府更是在氣候問題上表現(xiàn)出了不同于前任克林頓政府的保守態(tài)度,。在上任短短兩個月后,,小布什就背棄了自己的競選承諾,不再對美國發(fā)電廠的二氧化碳排放進行監(jiān)管,,同時有大量的指控認為,,布什政府向科學界和媒體施加壓力,要求其不向大眾傳播氣候變化的緊迫性,。
▎1997年,,時任美國副總統(tǒng)戈爾(中)推動了《京都議定書》的通過并于翌年簽署,但因參議院反對,,該條約無法對美國形成約束力,。
由此觀之,特朗普的種種對于氣候問題的態(tài)度,,可能是“侮辱性較強”,,但在“傷害性”上其實未必要比此前保守政治勢力的反氣候舉措要更具顛覆性。而波德斯塔在發(fā)布會上,,對于美國將繼續(xù)推進應對氣變工作的表態(tài),,也讓我們不得不意識到,美國也一直有著克林頓(戈爾),、奧巴馬和拜登這樣積極應對氣變的總統(tǒng),,民主黨在應對氣變方面,也有著《通脹削減法案》等對于清潔能源推進至關(guān)重要的舉措,。美國在氣候問題上所做的各項工作,,絕不是一句“特朗普退群”可以概括的。
▎2022年8月,,拜登簽署《通脹削減法案》,,其中包含總值高達3700億美元的氣候支出。圖源:彭博社
更為關(guān)鍵的是,,在對待中國應對氣變方面,,美國從未停止過重視。1997年,,美國時任副總統(tǒng)戈爾同中國總理李鵬共同簽署創(chuàng)立了中美環(huán)境與發(fā)展論壇,,從那時起,兩國之間的氣候外交就從未停止過合作與博弈,。近三十年來,,除了波德斯塔在發(fā)布會上對中國碳排放直接表態(tài)這樣有關(guān)氣候問題本身的交鋒之外,圍繞地緣政治、經(jīng)濟競爭乃至國家安全方面的“政治氣候”,,也時刻影響著中美氣候外交的晴雨表,,不會隨著特朗普輕視氣候問題,就從雙方的牌桌上“退居二線”,。
開局不利和任重道遠
“我清楚地認識到,,美國時常會讓參與氣候問題的各方感到失望。一俟總統(tǒng)大選之后,,一個強力,、有效、積極介入的美國模式,,一瞬之間就離開了,。”
縱觀波德斯塔的整場演講,,只有這一句話對于美國大選帶來的“風波”體現(xiàn)出了些許的抱歉,。如果還有哪些話和這句話配套的話,那就只有波德斯塔對于近期各類氣候變化帶來的災難性后果的列舉:西班牙的洪水帶來的可怕影響,、席卷東南亞和華南的臺風“摩羯”,、襲擊美國的颶風“米爾頓”、亞馬遜雨林的野火,、南部非洲的干旱,,以及人跡罕至的極地和海底,一塊塊融化的海冰和坍塌的珊瑚礁,。
▎2024年9月,,颶風海倫襲擊美國東南部。圖源:美聯(lián)社
作為熟稔氣候事務的官員,,波德斯塔當然了解氣候問題的重大性和緊迫性,,占了演講中不短篇幅的事實列舉,也無疑體現(xiàn)了波德斯塔講出的主旨句:“事實依然是事實,,科學依然是科學(Facts are still facts. Science is still science.)”,。對于美國即將再次退出巴黎協(xié)定,離開應對氣變陣營的舉措,,美國特使這個描述著“科學”的表態(tài),,仿佛充滿了哲學意味。
然而,,就在一樁樁事實和一條條科學解釋的背景版下,,全世界似乎并沒有在一場需要認真應對氣候變化的大會上團結(jié)起來。在大會的第一天,,開幕式的議程結(jié)束之后,各方就因為對于日程的討論沒有結(jié)果而休會,直到晚上8點才重新開始,,并通過了大會議程,。而事實上,因為議程問題而延宕大會,,早已不是第一次,。這個“開局不利”,就如同特朗普勝選帶來的陰影一樣,,映照在會場的上方,,氣氛莊重。聯(lián)想起這背后的錯綜復雜的大國氣變外交,、小國氣候困境,,更是令人感到了一絲心塞。
但無論如何拖延,,有時會議本身的召開就是一種勝利和態(tài)度,。忙碌了一天,身邊穿梭著全球各地的人,,我又想起去年COP28散會后,,記在手機里的一句話:人與人之間的相聚和相遇,才是面對和化解世界性危機的基礎和前提,。凝聚起更多人對于氣候問題的關(guān)注,、認識和重視,我們才有攜起手來挑戰(zhàn)困難,,克服困難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