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從德國進口的一號輕型坦克
對日外交:以“理智道義” 壓制“反日情緒”
對于南京國民政府來說,,外交關系的發(fā)展無疑是“黃金年代”的重要一筆,。除了進入國聯(lián),,1934年底蔣介石以匿名在《外交評論》雜志發(fā)表《敵乎,?友乎,?——中日關系之檢討》的文章,,要求日本“拋棄武力而注重文化的合作,,舍棄土地侵略而代以互利的經(jīng)濟提攜,,唾棄政治控制的企圖而以道德感情與中國相結合”,,從而徹底改善中日關系,。日本外相在不久后作出了回應:“帝國政府對于東亞各國,,決以和睦親善視為極其重要……”“在我任職期間,戰(zhàn)爭一事斷無發(fā)生之理”,。
對于日方的回應,,蔣介石在1935年2月1日對中央社記者表示,對于廣田弘毅演說,,“吾人認為亦具誠意,,吾國朝野對此有深切之諒解”。對于中國人此起彼伏的抗日情緒和熱潮,,蔣介石解釋說,,“中國人民因疊受刺激,發(fā)生一部分反日運動,,政府曾不斷予以合理的弭止”,,“中國過去反日之情感,與日本對華優(yōu)越之態(tài)度,,皆應共同改正,,方為敦友睦鄰之道。我全國同胞亦當以堂堂正正之態(tài)度,,與理智道義之指示,,制裁一時沖動及反日行為,以示信誼,?!?/FONT>
國民政府仍然大踏步邁向消除異己勢力的通途,1935年5月17日,,中日兩國同時宣布,,將多年未能升格的兩國使館由公使級升格為大使級。日本駐華大使有吉明對記者表示,,他于1932年9月來到中國,,“當時中日關系相當險惡,到了今日,,已掃除了那些險惡的空氣”,。
1935年6月10日,南京最高當局發(fā)出禁止全國排日,、排外的《敦睦邦交令》,,明令“凡我國民對于友邦,務敦睦誼,,不得有排斥及挑撥惡感之言論行為,,”否則“定予嚴懲”。
對于國民政府壓制飽受日軍蹂躪多年的中國國民的反日情緒,,《大公報》甚至發(fā)表長篇社評《讀十日國府令》聲援,,聲稱“中國人尚愧無所謂維持和平之資格”,。對于國民政府壓制中國人反日情緒,不惜表示,,“中國今日,,一切外來或內在之痛苦,本皆為吾族本身過去之積因……我自不振,,于人何由?”將日本侵華造成中國人反日的情緒根源,,反而歸結于中國之落后,,仿佛替日本人證明,因落后而挨打實乃是天經(jīng)地義,?!爸袊鴩窠窈髨髧溃┰诠餐词 薄洞蠊珗蟆吩谏缯撝袕娬{,,對于與日方交往的態(tài)度,,必須“實行孔子言忠心、行篤敬之義”,。
您可能對這些感興趣: |
|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相關新聞
- · 保山大轟炸中孤身攔截日本機群的老飛虎隊員去世
- · 薩蘇:日本史料證實“土八路”曾全殲日坦克部隊
- · 勘察平型關林彪認定這一仗他將名揚天下
- · 黃仁宇從大歷史的角度看淞滬會戰(zhàn):國家無從動員
編輯: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