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毫不客氣地批駁道:“要說中國沒有內(nèi)戰(zhàn),蔣主席恐怕是自欺欺人吧!”接著,,毛澤東歷數(shù)十年內(nèi)戰(zhàn)及抗戰(zhàn)以來的大量事實,證明內(nèi)戰(zhàn)不但在中國存在,,而且從未停止過。毛澤東說:“從‘九一八’事變以后,,就產(chǎn)生了和平團結的需要。我們表示了,,但是沒有實現(xiàn),,到“西安事變’以后,‘七七’抗戰(zhàn)以前才實現(xiàn)了,,抗戰(zhàn)八年,,我們一再表示愿意談判解決各種摩擦?!泵珴蓶|對蔣介石“中國無內(nèi)戰(zhàn)”的論調(diào)嚴詞批駁后,,蔣介石在他當天的日記中萬分沮喪地寫道:“腦筋深受刺激”。顯燃,,蔣介石對自己三邀毛澤東弄巧成拙的舉動,,已是叫苦不迭、后悔不已,。
1946年1月10日,,國共雙方簽訂了停戰(zhàn)協(xié)定,并召開政治協(xié)商會議,,通過了包括否定獨裁政治和內(nèi)戰(zhàn)政策的五項協(xié)議,,但是,不久均被蔣介石撕毀,。6月,,蔣介石向解放區(qū)全面進攻,全國性的內(nèi)戰(zhàn)爆發(fā),僅三年多時間,,擁有800萬軍隊的蔣介石便被毛澤東領導的人民軍隊打得七零八落,,蔣介石也被趕到了孤島臺灣。毛澤東后來曾說過:“我做的一件事,,是把蔣介石趕到那么幾個小島上去了”,。
蔣介石被趕到臺灣初期怎么也不甘心,他弄不明白為何在不到四年的時間中,,就被毛澤東領導的比自己弱小很多的共軍打得一敗涂地,。其實,蔣介石的眼光是狹隘的,,他只把軍事力量視為其生命的支柱,,殊不知,軍事力量只是一種表象,,而人民的力量與人心的力量才是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最根本性因素,。后來,蔣介石對大陸失敗的原因進行分析,,似乎明白了這一點,,他認為失敗的根本原因是軍隊“主義不明”、“心志不堅”,,首因則在于國民黨一些黨員“變黨賣節(jié)”,,以至“民心渙散,士氣墜喪,,形成分崩離析的局面”,。此外國民黨的組織紀律以及對民眾和青年的宣傳教育也都存在很大的問題。蔣介石痛下決心,,決定徹底革除國民黨的上述積弊,,并做出“一年準備,二年進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的反攻計劃。所以,,蔣介石雖然敗退到了臺灣,,但他與毛澤東的“交往”并沒有終止,他無時無刻不在想找毛澤東算帳,。
摘自《毛澤東點評國民黨著名將領》 出版社: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相關文章:
您可能對這些感興趣: |
|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相關新聞
- · 【預告】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毛澤東的延安足跡
- · 揭開毛澤東用兵如神之謎:以情報工作做基礎
- · 密檔:毛澤東評價最多的古人是曹操 曾多次為其“翻案”
- · 從毛澤東與林彪的九次分歧看領袖的用人藝術
作者:
馬祥林
編輯: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