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歷史 > 歷史紀事 > 正文 |
|
相關標簽 | [毛澤東] |
周陳軒丈夫在世時,,雖然留下了一筆積蓄,,但兒子―直沒有謀到滿意的差事,又時常生病,,家庭經(jīng)過幾番變故,,漸漸坐吃山空。為了一家人的生活,,也為了撫育楚雄,,周陳軒先是變賣細軟,后來又賣房產(chǎn),。1936年,,當女兒周文楠被娘家族侄營救脫險回到長沙時,她家的生計已經(jīng)相當窘迫了,。
黨組織沒有忘記他們,。韶山中共秘密組織及時派人尋到長沙松桂園來,把他們一家接到了韶山,。周文楠去毛氏祠堂教書,,周陳軒則帶著楚雄住在毛家的老屋南岸上屋場。這里山明水秀,,人心古樸,,鄉(xiāng)里人都尊稱她為周外婆。在濃濃的鄉(xiāng)情中,,周陳軒一家的生活很快安定下來,。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鄉(xiāng)間開始有人去延安,。毛澤東得知周陳軒一家搬到了韶山,,立即托人帶回一封信,并寄來20塊大洋,,要周文楠去延安,。1938年5月26日,,毛澤東又寫信給族兄毛宇居:
“……楚雄已寄微款,爾后可略接濟,,請督其刻苦節(jié)省,。周先生漸留居韶山甚好,應看成一家人,,不分彼此,。”
信中的周先生就是周陳軒的兒子周祖余,。毛澤東早把他們看成一家人了!
周文楠去延安后,,周陳軒和兒子、外孫一起,,在韶山苦熬時光,。楚雄去毛氏祠堂上學,要經(jīng)過兩口水塘,,她怕他掉進水里,,總是風雨無阻,按時接送,;楚雄跟小伙伴上山砍柴,,她要到路上去接;楚雄晚上做作業(yè),,她為其掌燈,。可以說,,周陳軒把她所有的愛,,一股腦兒全部傾注到了小外孫身上!
楚雄長到18歲那年,三五九旅南下到了湖南,,王震旅長決定將他帶到延安去,。周陳軒含著熱淚送別了小外孫。
從外孫離家的那一天起,,周陳軒就開始天天盼望他歸來,。這時,她的兒子不幸染上肺病去世,,她孤身一人住在上屋場,,在無盡的企盼中打發(fā)時光。春天來了,,她上山采來菌子曬干,,用缸子盛著;秋天,,山上的毛栗熟了,,她就摘來用袋子裝著,。這些都是外孫楚雄最愛吃的,外婆年年為他準備著,。
然而,,楚雄自離家后除來過一封信外,再也沒有消息,。周陳軒著急了,。解放后,韶山有人去北京看望毛澤東,,她便給毛澤東捎口信:請叫楚雄回家打一轉(zhuǎn),外婆日夜都想他,!
但是外孫楚雄再也不能回來了,!1946年,他作為解放軍談判代表,,被背信棄義的胡宗南部隊殘忍地活埋在陜西省寧陜縣東江口,!
怎么能把這樣一個不幸的消息告訴周陳軒呢?毛澤東為難了。他知道楚雄是外婆的心頭肉,,也是她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一個年屆古稀的老人,能夠經(jīng)得起這沉重的打擊么,?1950年5月12日,,毛澤東寫信給在沈陽工作的周文楠:
“接你母親去東北和你一道生活一事,我認為是好的,。我可以寫信給湖南方面發(fā)給旅費,。唯你母親年高,―人在路上無人招呼是否安全,,是否需要你自己去湖南接她同去東北為妥當,,請考慮告我。如你自己去接,,我給湖南的信即由你帶去,。”
接信后,,周文楠趕往北京面見毛澤東,。毛澤東特別囑咐說:“請你告訴外婆,就說我說了,,楚雄是個有志氣的孩子,,是韶山人民的好兒子。我把他送到外國很遠的地方學習去了,,一時不能回來,,也不能通信,。免得老人掛念受刺激。時間長了,,慢慢也就好了,。楚雄年齡不大,為國捐軀,,雖死猶榮,。以后要好好照顧外婆,經(jīng)常安慰老人家,!”
周陳軒被女兒接到沈陽后,,常常惦念著韶山,說要回去看看,。王淑蘭知道了,,就從湖南去看望她,告訴她韶山的種種變化,,轉(zhuǎn)達鄉(xiāng)親們對她的問候,,老人聽了,高興得合不攏嘴,。
有一回,,毛澤東在與當年湖南第一師范同學、南京師范學院熊廷輝教授閑聊時,,深情地說:“周陳軒外婆,,帶著我弟弟澤覃的兒子楚雄,在韶山住了10多年,。老人家撫養(yǎng)革命后代費盡了心血,,生活很苦,沒有怨言,。周外婆是一位很好的老人,。”
1968年8月,,周陳軒在沈陽去世,,享年88歲。老太太生前多次說,,她在韶山住了13年,,是她一生中住得最久的地方,她希望死后能葬回韶山去,。周文楠寫信給毛澤東,,轉(zhuǎn)達了老人的愿望。毛澤東通過中央辦公廳復信:請周文楠自己安排,。周陳軒的骨灰被護送回韶山時,,鄉(xiāng)親們按照傳統(tǒng)的方式,,將老人的骨灰安葬在毛澤東故居對面的山上,與毛澤東的父母一起,,長眠在那青山綠樹之中……
作者:
黃禹康
編輯: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