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歷史 > 歷史紀事 > 正文 |
|
相關標簽 | [清朝] [明朝] |
山海關
袁崇煥投筆從軍之時,已是內憂外患之世,,明朝的社會矛盾空前激化,,已是千瘡百孔。以其文弱之身,,上事自用之昏主,,朝野又遍布奸黨壓制清流,居然能在亂世上崛起,,投筆從軍而重整山河,,收關外流民,鑄金城湯池,,整老弱之師,,引十三門佛朗機巨炮(這是歷史上少有的果敢從國外引入新式武器),擊一代雄主努爾哈赤于馬下(致其不久傷重不治而亡),,卻皇太極十年徘徊于關外,,而不能奈何。數十年間縱橫遼東,,而無人能敵,。以明之積弱,與漢唐之強盛相比,,袁崇煥能有如此功績,,遠非衛(wèi)青等人堪比。
雖終陷于范文程反間計得逞,,可恨朱由檢一小兒昏主,,自毀長城、自廢武功,。自袁崇煥死后,,山海關內再無人能堪此大任,終致大明國破族亡,。只要范文程陣前一句話:你們只要看看袁崇煥是何等下場,?便致諸明軍大將下旗稱臣,傾刻間三軍俯首,。
公元1643年,,李闖攻入北京,,朱由檢急命崇煥手下大將吳三桂入京勤王。然吳三桂坐擁八萬關寧軍(為明軍之最精銳武裝),,卻按兵不動,,只等明朝滅亡(并非為吳三桂平反)。崇禎皇帝上吊于煤山前,,身邊只余一名太監(jiān)陪同,。要怪,只能怪崇禎自己,。
當年李自成屢戰(zhàn)屢敗,,只余百人而遁入車廂峽中時,四面楚歌,、十面埋伏之下,,聞陜西、河南大旱,,赤地千里,、民不聊生,而官吏仍橫征暴斂,,以“遼餉”為最重(即征討遼東之軍費,,實際上根本沒有用在征遼上)。于是李闖大喜過望,,一拍大腿之下大喊“機會來了”,。此后數月,李闖軍一路收容饑民擴軍,,由百人迅速擴充至五十萬余,,最終成了氣候。最終當李闖軍攻入北京城,,打開崇禎皇帝的銀庫時,,李自成驚呆了,天天在喊窮的崇禎皇帝,,根本不窮,,征來的“遼餉”都躺在了倉庫里,直堆到了天上,。
“崇禎跌倒,,自成吃飽”。如果這些銀庫里的銀子都用在了征遼上,,恐怕袁崇煥早就橫掃關外,,一直打到韓國釜山了。須知袁崇煥是省吃儉用,、到處籌措,,才積攢了少許銀兩,,跟葡萄牙換來了13門佛郎機巨炮的,如果崇禎掃掃倉庫底,,恐怕都能讓袁崇煥屁股流油了,何必到處去化緣,,只需買來百十門佛郎機,,管叫不識熱兵器厲害的努爾哈赤蠻子全軍履沒。而正是這13門遼遠城墻上的巨炮,,讓努爾哈赤辛苦一輩子積攢起來的軍事家底,,幾乎全部拼光了。實際上傳到皇太極手中的,,已經是個爛攤子,,重新白手起家的皇太極無奈,最終選擇了重用范文程等漢族文官,,于是就有了硬的不成軟的來,,就有了近乎弱智的“反間計”的再度出現。
公元1644年,,清軍大舉入關,,華夏山河再遭劫難,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尸橫如山之下,沒有人記得袁崇煥,。直到清帝三世后,,乾隆皇帝再度翻開明史,感慨其報國之忠,、功業(yè)之偉,、身世之悲,遂公開此間內幕,。世人方知崇煥乃華夏民族真英雄也,。
編輯:
梁昌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