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歷史 > 歷史紀事 > 正文 |
|
王玉瓚先生舊照
1984年春天,,王玉瓚先生去世的時候,幾乎沒人知道這位年近九秩的老人,,竟是當年西安事變打響捉蔣第一槍的“西北剿匪總部”衛(wèi)隊一營營長,。
此前,關于西安事變的細節(jié),,眾說紛紜,。衛(wèi)隊二營營長孫銘九在眾多史書的描寫中,成為率兵打進華清池頭道門并活捉蔣介石的“英雄”,。但這一說法長期以來得到許多人的質疑,。爭議的最大焦點是,華清池打響捉蔣第一槍的人,,到底是誰?
直到1981年,,在全國政協(xié)文史辦舉行的“關于華清池捉蔣及二·二事件座談會”上,與會諸多當事人才撥去歷史的重重迷霧,,認定最先進攻華清池的是衛(wèi)隊一營的加強連,。即是說,打響西安事變第一槍的是王玉瓚,。
這一結論及其論證過程,,長久以來外界所知甚少。在西安事變70周年前夕,,本刊尋訪到王玉瓚的三子,、吉林大學教授王文成先生,通過他提供的鮮為人知的材料,,試圖還原出一個最接近歷史真相的西安事變的細節(jié)故事,。
“要抓活的,不許打死他,!”
1936年,,蔣介石在10月底和12月初兩次由洛陽到西安,均住在華清池之內,。蔣隨身僅有二三十名侍衛(wèi),,負責華清池二道門以內及住處五間廳的守衛(wèi)。華清池的頭道門即大門兩次均由時任“西北剿匪總部”衛(wèi)隊一營營長王玉瓚守衛(wèi),。
事變前一天,,即12月11日下午4時許,張學良從華清池頭道門出來,王玉瓚正在門口帶兵執(zhí)勤,,張說:“王營長,,跟我回城里去(指他在城里的張公館)”。王玉瓚隨即開著三輪摩托跟在張的汽車之后進了西安城,。
張學良公館在靠近朝陽門的金家巷一號院內,。王玉瓚下車后,站在院中候命,。張學良對王說:“來,!”王跟隨張走進客廳時,沒有關門,。張壓低聲音說:“關上門”,。
張用十分嚴峻的眼光上下打量著王玉瓚,說“我命令你把蔣委員長請進城來,,要抓活的,,不許打死他!”王玉瓚在震驚之后回答說:“蔣的侍衛(wèi)只二三十人,,華清池外的憲兵也不過幾十人,,我?guī)Р健ⅡT300多人去,,保證完成任務,!”
張以沉重的聲音說道:“明天,是我死,、是你死都說不定,。我們都要有準備,做好部署,。你和孫銘九要互相配合,,把事情辦好。你營是華清池頭道門守衛(wèi)者,,應先行動,!”并囑咐道:“你們要改穿藍色軍衣,以便打起來能跟蔣的侍衛(wèi)穿的黃色軍裝區(qū)別開,。具體事情由譚海副官告訴你,。”王玉瓚退出客廳,,譚海對他說:“開始時間定在明天拂曉,,你先換衣服吧!”王當晚沒有回家,,一直在譚海辦公室內,。
作者:
秦嘉
編輯:
劉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