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標簽: | [毛澤東] |
毛澤東
盡管如此,,蔣介石消滅新四軍的決心已定,,他密令顧祝同等暗中做好圍殲新四軍的準備,,并故意把新四軍軍部北移路線泄露給日本人,以便共同夾擊,。
12月底,,國民黨頑固派已集中12個師準備進攻華中新四軍。為此,,毛澤東除了命令江南部隊迅即北移,、并從華北派遣一部兵力加強華中外,還要求所有華中及山東的黨和軍隊必須緊急動員起來,為堅持抗日根據(jù)地,、打破頑固派進攻而奮斗,。并提出:軍事指揮,在葉挺未到江北前,,統(tǒng)一由陳毅,、劉少奇指揮,;葉挺渡江后,,統(tǒng)一由葉挺、陳毅,、劉少奇指揮,。中原局統(tǒng)一領導山東與華中,,山東分局劃歸中原局管轄,。要求全國各地對于國民黨的進攻及其在全國的高壓政策,,必須堅決反對之,。1941年1月4日,顧祝同秉承蔣介石將皖南新四軍“一網(wǎng)打盡,,生擒葉,、項”的旨意,向新四軍發(fā)動突然進攻,,蓄意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15日,,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指出:從我們自己方面來說,首先是由于項英,、袁國平等沒有反磨擦的思想準備,,其次是指揮上的錯誤。他提出:我們要實行全國的政治反攻,,采取像反對第一次反共高潮時的非常強硬態(tài)度,,不怕決裂,堅決打退國民黨的進攻,。17日,,蔣介石發(fā)布取消新四軍的命令,把葉挺交付軍事法庭審判,,將反共高潮推到頂點,,國共關系已處于異常緊張的狀態(tài)。這時,,毛澤東卻更加冷靜,。他接受了劉少奇的建議,提出“在政治上取猛烈攻勢,,而在軍事上暫時還只能取守勢”,。20日,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指出:要挽救時局,,實現(xiàn)好轉(zhuǎn),,必須由國民黨當局取消1月17日的命令。毛澤東發(fā)布重建新四軍軍部的命令,,任命陳毅為新四軍代理軍長,,張云逸為副軍長,劉少奇為政治委員,,賴傳珠為參謀長,,鄧子恢為政治部主任。隨后,,新四軍軍部在蘇北鹽城成立,,整編全軍為7個師另7個獨立旅,共9萬余人,,在大江南北繼續(xù)堅持敵后抗戰(zhàn),。
與此同時,毛澤東以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發(fā)言人的身分對新華社記者發(fā)表關于“皖南事變”的談話,。他指出:“此次皖南反共事變,醞釀已久,。目前的發(fā)展,,不過是全國性突然事變的開端而已,。”“特別是一月十七日的命令,,包含著嚴重的政治意義,。因為發(fā)令者敢于公開發(fā)此反革命命令,,冒天下之大不韙,,必已具有全面破裂和徹底投降的決心,?!彼f:“目前全國人民的緊急任務,,在于以最大的警惕性,注視事變的發(fā)展,,準備著對付任何黑暗的反動局面,,絕對不能粗心大意?!彼岢鼋鉀Q“皖南事變”的12條辦法,,并說:“如能實行以上十二條,,則事態(tài)自然平復,,我們共產(chǎn)黨和全國人民,必不過為已甚,。否則,,‘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nèi)’,,反動派必然是搬起石頭打他們自己的腳,,那時我們就愛莫能助了?!边@個談話不僅得到全黨的一致?lián)碜o,,而且得到國民黨愛國民主人士宋慶齡、何香凝,、柳亞子、彭澤民,、陳友仁等的支持。他們聯(lián)名致信蔣介石,,譴責政府對新四軍的迫害,要求釋放葉挺,;從前擔心共產(chǎn)黨過于強硬而引起破裂的民族資產(chǎn)階級代表陳嘉庚等亦仗義執(zhí)言,;馮玉祥、于右任,、孫科等也對蔣介石表示不滿,。這件事,,在國際上也引起廣泛重視。斯特朗,、斯諾等在美國報紙上發(fā)表報道和評論,,向全世界披露“皖南事變”的真相,。英,、美、蘇等國都不支持蔣介石的作法,。蔣介石陷入內(nèi)外交困,、空前孤立的狼狽境地之后,幾次派張沖,、張治中找周恩來商量妥協(xié)辦法,,并批準葉劍英回到延安,。
2月3日,葉劍英回到延安,,帶來周恩來給毛澤東的信和他為抗議“皖南事變”而寫的“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題詞,。毛澤東看后感到“欣慰之至”,。在共產(chǎn)黨有理,、有利,、有節(jié)的斗爭和國內(nèi)外的壓力下,,蔣介石被迫宣稱:以后“決無‘剿共’的軍事”。至此,,蔣介石發(fā)動的第二次反共高潮以失敗告終,。(本文摘自《軍事統(tǒng)帥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