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以前,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羅老常參加上海政協(xié)和作協(xié)的一些會議,。他愛好發(fā)言,,總是直率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從不人云亦云,隨聲附和,跟當年那些慣說空話、套話的人截然不同,,因此常遭到批判和嘲諷,而一貫鋒芒畢露,、自視為“天生革命家”的姚文元之流更經常對他進行尖刻攻擊,,還惡毒地給他一個誣蔑性外號:“謬論大王”。但羅稷南不為所動,,仍我行我素,,表現自己的獨立精神。
“文化大革命”期間,,羅稷南自然受到沖擊,他的罪名是反動學術權威和“中國愛倫堡”,。我同他都是在出版系統(tǒng)受到沖擊的,。我翻譯蘇聯作家肖洛霍夫作品而成為重點挨整對象,由于江青污蔑肖洛霍夫是“蘇修文藝鼻祖”,,我就成為“肖洛霍夫中國代理人”和“中國肖洛霍夫”,,全家遭殃?!拔母铩背跗?,我和羅稷南等都在出版社蹲牛棚,共同經受許多非人的待遇,,遭到造反派種種匪夷所思的虐待和侮辱?,F想起幾件事在這里說一說。
有一次,,造反派想出十分惡劣的一招,,強迫走資派和反動權威等人相互打耳光。有些身為出版社領導的人竟也毫不反抗,,動手打人,,但羅稷南拒絕這種卑劣的行為,,毫不畏懼,始終不動手,,盡管遭到造反派的訓斥和怒罵,。這事顯示出他剛強的性格和正氣。
翻譯家王科一因翻譯《十日談》等名著并堅持個人自由翻譯而被批判為“走白專道路的典型”,。王科一當時是出版社編輯,,因不堪忍受侮辱而自殺身亡。當年凡是自殺的一律被斥為“反抗文化大革命”的“現行反革命”,。造反派勒令所有靠邊的人都要表態(tài),,寫大字報,斥責王的自殺行為,。羅稷南也被迫貼出大字報,。這事離現在已有三十余年,但他那張大字報的風格與眾不同,,堅持說真話,,所以至今我還記得其中部分字句。他寫道:“我與王君素昧平生,,他的情況我并不清楚,,但自殺是一種非自然死亡,我不贊成……”,。
他的大字報一貼出,,造反派大為生氣,立刻又當眾訓斥他,,說他至今認識不清,,同反革命分子劃不清界線。這一件事再次反映出羅稷南剛正不阿的堅強個性和獨立人格,。
相關新聞
作者:
草嬰
編輯:
劉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