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遵
毛澤東密囑“隱忍待機” 林遵巧施“瞞天過?!?/STRONG>
中共駐滬特別情報機構(gòu)得知林遵愿意起義的消息后,,立即給中共中央寫了報告。正在西柏坡指揮淮海、平津戰(zhàn)役的毛澤東,,看了報告后極為重視,即于1948年12月13日電示駐滬情報機構(gòu):
你們可以選派得力干部去與林遵接洽,。我們的態(tài)度是歡迎他們起義,,為人民立功。起義一個艦隊即編為一個艦隊,,起義一個分隊即編為一個分隊,。起義的時機,待接洽好后再定,。
在毛澤東眼中,,像林遵這樣的國民黨軍事將領(lǐng),具有民族大義的有識之士,,只是由于跟隨了國民黨的反動統(tǒng)治,,才使他們的愛國之心、報國之志難以實現(xiàn),。一旦脫離了國民黨,,轉(zhuǎn)向人民一邊,他們的才智就可以充分得到發(fā)揮,,為祖國和人民做出更多的貢獻,。爭取林遵率海防二艦隊起義,一則可以瓦解國民黨長江防線中的水上“鋼鐵堡壘”,,加速渡江戰(zhàn)役的勝利進程,;二則可以為組建新中國的海軍創(chuàng)造條件。從一定意義上說,,毛澤東對后者的重視程度并不亞于前者,。這是因為,自鴉片戰(zhàn)爭后的百余年間,,帝國主義從海上侵略中國給中華民族造成的災(zāi)難,,實在太深重了。毛澤東對此刻骨銘心。當解放戰(zhàn)爭即將取得全國勝利之時,,慘痛的歷史教訓(xùn)使毛澤東不得不開始籌謀海軍建設(shè)這一重大問題,。
在1949年1月8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毛澤東已將建立一支海軍作為新一年的重要任務(wù),,向全黨提出,。對此,毛澤東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其中自然包括對爭取林遵及二艦隊起義的考慮,。爭取林遵及二艦隊起義,關(guān)系重大,,稍有不慎,,極易暴露,后果不堪設(shè)想,。在第一封電報發(fā)出后,,毛澤東又作了縝密部署。1948年12月30日,,毛澤東完成了為新華社撰寫的元旦獻辭《將革命進行到底》,,就在文章播發(fā)的當天,他又親筆簽發(fā)了第二封電報,,電文如下:
關(guān)于長江第二艦隊準備起義事,,請仍按中央前電所告原則辦理。林遵所提接頭辦法,,既系林自己主張,,不必改變,最重要的是要林隱忍待機,,切勿暴露,,免在事前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電文不長,,但字里行間流露著毛澤東對林遵的關(guān)心,、重視與期望,這使林遵獲得了巨大的精神力量,。為了更好地保守秘密,,林遵采取了兩條措施:一是除通過郭壽生等人與中共組織取得聯(lián)系外,對所有前來試探的人都予以拒絕,,不接受任何方面的聯(lián)系,;二是要人宣揚林遵很反動,思想頑固守舊,,死跟國民黨等,,以此來迷惑國民黨海軍總司令桂永清在艦隊的親信和特務(wù),。這一招果然奏效,直至起義前一天,,桂永清還被蒙在鼓里,。在南京他親自找林遵談話,要林遵率艦隊去上海,,并以升官,、授勛相諾,還令國民黨《海軍雜志》社將林遵的照片制成鋅版,,準備作為封面,,以“林遵率領(lǐng)艦隊沖破共軍封鎖駛出長江”為題,大肆加以宣揚,。然而,,桂永清作夢也沒有想到,,在他離開南京之后,,林遵便率艦起義了。林遵本想帶出更多的艦艇起義,,但由于發(fā)生了士兵尋釁和逃艦事件,,使林遵想起了英國的一句諺語:“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wood”(一鳥在手,勝于二鳥在林),。多得不如現(xiàn)得,。于是他改變想法,即于4月23日舉行起義,。
相關(guān)新聞
作者:
慕安
編輯:
梁昌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