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的最后遺照
新修建的“中正紀念堂”,,坐東朝西,,遙望大陸;平面用方形,以寓“中正”之意,;堂頂八角,造成多數(shù)之“人”字形,,聚于寶頂,,上與天接,以寓“天人合一”之思想,;屋頂用天壇寶藍玻璃瓦頂,,藍中帶紫;頂上有青天白日“國徽”,?!凹o念堂”高70米(三層臺階高145米,主體墻高24米,,斗拱至寶頂尖315米),。內(nèi)部隔為上、下兩層,,上層為正堂,,平面為40米見方,四角各突出75米,。后方居中矗立蔣介石坐姿銅像,,銅像高63米,厚6—12厘米,全重約2125噸,,由陳一帆承鑄,,臺座高35米。銅像基座正面刻了蔣介石遺囑,,大理石壁上,,正中刻有蔣的遺墨“民主”二字。蔣一生獨裁,,卻以“民主”相標(biāo)榜,,真不知參觀者作何感想。左右兩邊分刻了“倫理”和“科學(xué)”,。在正廳兩側(cè)的大理石壁上,,刻著兩句蔣介石的所謂“嘉言”:“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創(chuàng)造宇宙繼起之生命”,?!凹o念堂”下層為展示室,陳列著蔣介石的遺物,、文獻及喜讀書目,;放映室放映蔣介石的所謂“功績”,“‘生活電影與錄音”,。
距“紀念堂”中心線470米處豎立一高30米,、橫寬長67米的正牌樓,一列大小五個拱門,,象征“五權(quán)憲法”,。牌樓正中匾題嵌置4個大字“大中至正”。這4個字包含了蔣介石的名諱,,它源自王陽明弟子所撰記師生論學(xué)答問的《傳習(xí)錄》一書,。該書有這樣的句子:
“不知先生居夷三載,處困養(yǎng)靜,、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猝然‘大中至正’之歸矣”,。
蔣介石在講述中庸要旨時,,也曾提到:
“……‘中也者天下之正道’,因之更可了解這中庸之‘中’,,乃是‘大中至正’,、‘中立不倚’、‘屹立下?lián)u’之謂,,亦即‘主敬所謂立極’,,所謂‘擇善固執(zhí)’,,所謂‘允執(zhí)厥中’之意”。
在“紀念堂”南北兩側(cè),,豎立兩座格式相同的高138米,、長197米的牌樓,一為“大忠門”,;一為“大孝門”,,寓意“大中至正”的蔣介石還是一個“忠”、“孝”兩全的人,。
臺灣當(dāng)局還在其他地區(qū)建造了一些紀念館或鑄刻了一些銅,、石像之類。此舉說明臺灣當(dāng)局在蔣介石病逝后在尋求精神寄托,,如果蔣介石地下感知,,一定會對他的傳人的“杰作”大加贊賞。然而,,無論臺灣當(dāng)局建造多少座紀念堂與紀念館,鑄到多少個銅,、石像,,也無法改變?nèi)w中國人民對蔣介石公正的評價。
摘自《晚年蔣介石》
相關(guān)報道:
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 43名國民黨“戰(zhàn)犯”結(jié)局(圖)
相關(guān)新聞
編輯:
劉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