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標簽: | [吳瑞林] [戰(zhàn)爭] [八六海戰(zhàn)] |
臺中央日報登載的八六海戰(zhàn)消息
金剛山,、周田兩個一級觀通站立即報告說:我們對海上的外國軍艦,、商船、漁船都分得清清楚楚,。緊緊地抓住了從臺灣南部左營港出來的兩艘軍艦,,它們行動鬼鬼祟祟,之間相距半海里,,繼續(xù)向我西來,。
據(jù)查:
“劍門號”(編號65)原系美國“海鴉”級艦隊掃雷艦(大型、鋼殼)“巨嘴鳥”號(編號MSF387),,由美國交給蔣介石集團,,于1965年4月駛抵臺灣。這艘軍艦排水量為890噸(標準),,全載1250噸,,航速每小時18節(jié)(一節(jié)等于一海里),艦上有76.2毫米炮一門,,40毫米炮四門,,雷達一部。
“章江號”(編號118)原系美國海軍獵潛艇PC1232號,,1954年6月由美國交給蔣介石集團,,然后駛抵臺灣。這艘軍艦排水量為280噸(標準),,全載450噸,,最大航速每小時20節(jié),一般航速14節(jié)艦上有76.2毫米炮一門,,40毫米炮一門,,20毫米炮五門,,火箭(組)76.2毫米一座,深水炸彈投射器四座,,雷達一部,。
干凈利落的戰(zhàn)斗
晚上21時半,海軍參謀長張學思和廣州軍區(qū)參謀長陶漢章先后打電話,,向我傳達了周總理的四條指示:
一,、 要查明確實是蔣介石派來搞“心戰(zhàn)活動”的軍艦。
二,、 可在30海里左右打,。
三、 不要打傷外國軍艦,、商船和漁船,。
四、海軍,、廣州軍區(qū)均不參與這次戰(zhàn)役的指揮,,由南海艦隊吳瑞林司令員負責具體指揮。南海艦隊直接向總參副部長李天佑匯報,,由李天佑副總長負責協(xié)調廣州軍區(qū)空軍對作戰(zhàn)海域上空的空中掩護,。
接到總理的四條指示后,,我立即向艦隊的其他首長作了傳達,,接著,我命令海上第一梯隊馬上向敵艦方向開進,,把他們包圍,,把敵艦分割開,先打“章江”號,。
由海上指揮員孔照年副司令員指揮的四條高速炮艇,、六條魚雷快艇組成的海上艇隊早已隱蔽在南澳島的澳灣待機,海上指揮員在接到我的電話后,,立即指揮海上艇隊高速接敵,,恰如神兵天將般地出現(xiàn)在敵艦前方,敵艦發(fā)現(xiàn)情況不妙,,調頭向外海逃去,。這時,我海上艇隊大膽地向敵艦編隊穿插分割,,將敵“章江號”與敵艦“劍門號”分割開,,緊緊地咬住“章江號”不放,一頓猛烈的炮火,,將敵艦“章江號”的火力完全壓住,。但由于這是我艦隊的第一次實戰(zhàn),,部隊情緒十分緊張,第一梯隊魚雷快艇的魚雷攻擊未果,,敵“章江號”冒著滾滾濃煙向外海逃竄,。經過一個小時的激戰(zhàn),未能將“章江”號打沉,。情況報到艦隊作戰(zhàn)室,,氣氛立刻緊張起來,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我的身上,,我略一思索,,沉著下達命令:“使用穿甲彈,打敵艦指揮塔和水線以下的部位,,要集中火力,!堅決擊沉它!”我海上艇隊堅決執(zhí)行了命令,,反復攻擊敵艦,,從距敵500米,一直打到100米,,10分鐘以后,,海上指揮所報告:“章江”號已被打沉,“劍門”號向東南方向逃竄,。
此時,,已是8月6日凌晨,天將破曉,。敵艦“劍門號”仍在外海游弋,,既不敢前來救援“章江號”,又不敢向臺灣逃竄,。這一帶海域,,距臺灣較近,敵空軍飛機可迅速抵達海戰(zhàn)海域上空,,將對我參戰(zhàn)艇隊造成極大的威脅,,甚至有全軍覆沒的危險。艦隊作戰(zhàn)室的氣氛又一次緊張起來,,我站在海圖前面,,仔細地聽取了作戰(zhàn)處、情報處以及航保處的關于當前情況的匯報,,然后果斷地下達了命令:“追上去,,抓住它!”同時又命令:“第二梯隊開上去,,與第一梯隊會合,,受海上指揮所指揮,,打掉敵‘劍門’號?!?
相關報道:
相關新聞
- · 著名戰(zhàn)將吳瑞林和毛澤東在中南海的談兵論戰(zhàn)
- · 組圖: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真實場面
- · 鳳凰大視野:孩子們眼中的戰(zhàn)爭
- · 200位開國將帥受傷實錄:平均每人兩次
作者:
吳瑞林 吳繼云
編輯:
劉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