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標簽: | [朝鮮戰(zhàn)爭] [戰(zhàn)爭] |
冉宏圖
五十年前幾百萬各種膚色的軍人匯集在一條叫做三八線的狹長地帶,,彼此傾瀉著鋼鐵和炸藥,這就是在世界的東方爆發(fā)的朝鮮戰(zhàn)爭,。朝鮮戰(zhàn)爭當中,,有二百多萬的軍人和平民喪生,他們或成為自己民族的英雄,,或被叫做屈死的冤魂受到人們的祭奠和同情,。然而其實這個戰(zhàn)爭當中還有另外一個群體,無論是死去的還是活下來的,,只要他們被劃為這一群,,他們就很難享受這份殊榮,他們被稱做戰(zhàn)俘,。
朝鮮戰(zhàn)爭當中,,志愿軍戰(zhàn)俘有兩萬二千多名,其中六千六百七十三人在戰(zhàn)爭結束之后返回了祖國大陸,,而有一萬四千多人被送往臺灣,。比起那些在戰(zhàn)俘營里殊死搏斗最終回國的人來講,這一萬四千多去臺灣的戰(zhàn)俘,,他們的命運其實絕少有人提起,,而在我們曾經提到的那些戰(zhàn)俘營里的斗爭故事當中這一群人也不過是一些模糊的或者我們愿意忽略的背景。那么他們是不是懦夫,。他們究竟是不是叛徒,?就此一別之后,他們還能不能走上回家的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冉宏圖就是其中一人,。
冉宏圖八十三歲,,去年在臺灣辦理了相關手續(xù),,回到大陸定居,現(xiàn)在和侄子一家住在宜昌郊外的一個小山村,。冉宏圖祖籍四川云陽,,一九四二年的春節(jié)被保長抓了壯丁,,一根繩索讓他離開了家鄉(xiāng)成為國民黨軍隊里的一名士兵。我們的來訪讓老人的記憶又回到了那段烽火連年的歲月,。
冉宏圖:被抓走那時候哭了幾天,,把我抓到鄉(xiāng)里,去了三天,,關了三天三夜,。前后人押著就送我去當兵去了。
一九四六年,,冉宏圖在團長張劍秋的帶領下全團投誠并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一九五零年六月二十五日,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冉宏圖所在六十七軍二百師六百團于一九五一年六月突破聯(lián)軍的封鎖跨過鴨綠江,,踏上了抗美援朝的征程。
冉宏圖:那么粗一個口袋,,那么長圍在脖子上,,八個手榴彈、三百發(fā)子彈,。班長背一個大鍋副班長背一個小鍋,,中間組長也背大鍋小鍋,辣椒生姜醬油鹽巴都要背著,,花生米也要背著,,辣椒面也要背著,。晚上行軍,,白天不敢走,在樹林里面躲著,。不準你冒煙,,一冒要是發(fā)現(xiàn)了那就是死路一條,不管你有人沒有人那個海岸炮就往那個島上打,。
隨著戰(zhàn)線的延長,,志愿軍供給線被聯(lián)軍封鎖,志愿軍戰(zhàn)士只能依靠隨身攜帶的口糧自給自足,。一九五一年九月二十一日,,美軍聯(lián)合李承晚部隊以四個師的兵力,以飛機,、大炮,、坦克時向六十七軍堅守的沿三八線二十五公里的正面防御陣地發(fā)起進攻。經過了十多個日日夜夜激戰(zhàn)雙方傷亡慘重,。冉宏圖所在的預備隊最后也沖上了前沿陣地,。
冉宏圖:一上去我們那個班就去了一半,,班長和組長當時就打翹了,我們就只有進入掩體,。有一個雕堡口,,那個雕堡口做得很小,做得不理想,,打過去都是平的,,你打下一點打不到,你往左邊右邊也打不到,。
在飛機掩護和步兵 工兵伴隨下,,聯(lián)軍一面以陣地上的火炮和坦克炮進行密集射擊,一面沿山路迂回割裂志愿軍前沿各個高地的防御陣地,,再由其步兵進行“逐山占領”,。冉宏圖和他的戰(zhàn)友最終陷入了敵人的重重包圍之中。
冉宏圖:我那個弟兄說班長這樣子不行了,,我們是死路一條,,我們不如放下武器。我說你胡說,,‘你出去,,你不出去我就把你打死’。他說,,‘我走’,。我說,‘你走,,我可以替你報仇’,。我就把他打死,我也不會放下武器,,不會輕易讓你把我抓走,。結果說著說著,槍伸進來了敵人的槍,,我還沒反轉過去,,槍響了,把我的腿打得鮮血成流,。
相關報道:
相關新聞
編輯:
劉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