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屏
西安事變指揮部——楊虎城公館
1936年12月12日,,古都西安發(fā)生了舉世矚目的事件:張學良和楊虎城發(fā)動“兵諫”,,逼蔣介石抗日,,史稱“西安事變”,。“西安事變”是中國抗日戰(zhàn)爭史上的“分水嶺”,,也從此拉開了全民族抗擊日本侵略的序幕,。在抗日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之際,5月23日,,時年楊虎城將軍的衛(wèi)兵王志屏首次披露了“西安事變”中一些鮮為人知的細節(jié),,扣蔣前夜曾停電、耳聞張學良蔣介石爭吵聲,、目睹楊虎城給母親下跪……闡明了一些史實,,也從一個側面披露了楊虎城將軍鮮為人知的精神世界。
研究楊虎城生平的歷史專家,,在解放后曾隨楊虎城的機要秘書王菊人做關于楊虎城專題研究的鄭州大學教授楊中州先生證實了王志屏所言,。
九旬老人堅持看報記筆記
5月23日,鄭州市惠濟區(qū)古滎鎮(zhèn)的一座農家小院陽光燦爛,。
王志屏老人戴著眼鏡,,正坐在院門口翻閱著一張報紙。小兒子王榮生笑稱,,別看父親今年91歲高齡,,可身子骨棒著呢,,眼神也蠻好,,還能端著椅子在院子里散步,就是耳朵有點背,。
王志屏老人祖籍陜西省蘭田縣人,,與楊虎城主任(時任西安綏靖公署主任——記者注)同屬三秦老鄉(xiāng)。
1935年7月,,他參加了楊虎城領導的十七路軍教導營,,并在那里接受了軍事訓練,當了幾天普通士兵后,,就被調任教導營勤務班任班長,。1936年初,又被選調到楊虎城的衛(wèi)士隊,。他和衛(wèi)士隊其他70多名衛(wèi)兵一樣,,負責楊虎城公館周邊的保衛(wèi)警戒工作。
王志屏老人回憶說,,西安事變后,,隨著蔣介石被釋放,,楊虎城也于1937年出國考察軍事。緊接著,,十七路軍被縮編為38軍,,他所在的衛(wèi)士隊歸入38軍。38軍成為一支革命軍隊,??谷諔?zhàn)爭開始后,他隨軍赴前線抗日,,1937年至1940年在山西中條山參加了六六戰(zhàn)役,、四一七戰(zhàn)役。期間參加了軍隊在中條山娘娘廟開辦的抗日軍政大學干訓班,。干訓班結束后,,又與1941年至1943年參加了邙山戰(zhàn)役。1943年又先后參與了馬鞍山,、官道口,、盧氏縣的抗日作戰(zhàn)。在盧氏縣期間,,又被編回38軍177師529團一營三連,,歷任副連長、連長和副營長等職,。
王榮生說,,日軍投降后,父親率部隊從盧氏縣東進,,先后接收了洛陽,、鄭州、開封,,并奉命駐扎在開封南關紅陽樓,,保衛(wèi)接收后的日軍陸軍醫(yī)院。在接收日軍投降時,,日軍陸軍總醫(yī)院的軍醫(yī)毛山大尉,,將一只日本酒壺贈送給他做紀念。現在這只酒壺還保存完好,。記者見到了這只酒壺,,壺身高約20公分,分為上下兩色,,上半部為一層深咖啡色釉,,下半部為為月白色。壺身上還有一個戴皇冠的頭像,頭像兩邊和下邊是幾行字母,。
編輯:
梁昌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