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標簽: | [蔣介石] |
蔣氏父子
但蔣介石知道,,蔣經國年紀輕,,閱歷尚淺,,需要在中央決策部門磨煉一段時期,,因此,,一些重要的部門,,仍讓一些有能力、可信賴的老一輩人物幫助治理,,等告一段落,,再讓經國取代不遲。他想在這件事上做得冠冕堂皇,。但是,,對一些不服蔣經國,與蔣經國有隙的人物,,蔣介石則堅決除掉,。1952年,蔣經國與臺灣省主席吳國楨發(fā)生矛盾,。因蔣經國操縱特務,,常常不經過任何法律程序,就任意捕人,,甚至連縣,、市議員也隨意捕拿,吳國楨身為省主席不得不出面干預,,造成對立情緒,。另外,吳國楨對于蔣經國的特務經費開支,,往往不客氣地予以拒絕,,這樣,矛盾越鬧越深,。蔣介石知道后,,“愛子之心,勝于愛民”,,在蔣,、吳沖突中,態(tài)度十分鮮明,,堅決站在兒子一邊,。他甚至派人將吳國楨小汽車的輪子擰松,蓄意謀殺吳,。吳國楨一怒而遠走美國,,在美國寫出《上總統(tǒng)書》,公開點出蔣氏父子的名字進行批評,。結果,,蔣介石為太子除掉了一個勁敵,。
不久,陸軍總司令孫立人因反對蔣經國在部隊設立政工制度,,孫蔣矛盾激化,。在沖突中,蔣介石再次偏袒兒子,,于1954年6月,,先撤掉孫立人陸軍總司令之職,再借其部下“兵諫”之事,,提出“孫立人兵變案”,,將孫立人軟禁,這樣,,為蔣經國掃除了又一個強硬的政敵,,為蔣經國的順利升遷掃清了道路。蔣經國的勢力一天天膨脹,,逐漸控制了島上各個部門的實際權力,。但蔣介石并不急于馬上委以重任。行政院長和副總統(tǒng)仍然是陳誠,,給外人造成陳誠是蔣介石的接班人的誤會,。實際上,蔣介石內心自有考慮,,他知道陳誠對他是忠心的,,不會輕易有非份之想,另外,,陳誠的身體不好,肯定只能扮演過場人物的角色,,蔣介石看重的,,就是陳誠這一身病,他的生命不會有很長時間,,因此不會成為蔣經國的障礙,。表面上,,陳誠是臺灣島上僅次于蔣介石的第二號人物,,實際上,,“上焉者,處處要請示蔣先生,下焉者,,要向經國低頭”,。
陳誠也頗“識時務”,,他多次向蔣堅辭“行政院長”之職,但蔣介石認為經國當“行政院長”的時機沒有成熟,,總是以“國難未紓,,仔肩益重”為由,不讓陳誠辭職,。到了1963年,陳誠又一次辭“行政院長”職,,而且態(tài)度十分堅決,,蔣介石考慮良久,才予批準,。但蔣仍然認為經國上臺的時機不成熟,因此推出財政部長嚴家淦,,讓他出任“行政院長”,。
蔣介石選擇嚴家淦,是因為嚴為人謙和,,沒有野心,到時,,陳誠身體不好,,可以“一死讓賢”,而嚴家淦則能“自覺讓賢”,,這是蔣介石為兒子選的一個新的陪襯人物。
在蔣介石的悉心栽培下,,蔣經國的勢力越來越大,,只等老蔣一死,權力交替便是瓜熟蒂落的事了,,對此,,蔣介石已十分放心,,但經國掌權后,,能否穩(wěn)固呢?這又是他所放心不下的,。1968年4月15日,,是蔣經國59歲的生日,,蔣介石先一天從日月潭給兒子寫了一封信來,信中云:“近日在潭上研究陸象山(九淵)與朱晦庵(熹)二先生學術同異之點,,尤其對其‘無極而太極’之說不同之意見……”蔣介石在信中還講了他研究程朱與陸王兩派哲學的體會和發(fā)現(xiàn),,最后,蔣介石教導兒子說:他一生最重視王陽明的學說,,認為只要掌握這種學說,“此心存立,,然后可以應天地萬物之變也”,,“自不致有今日人類之悲運,而大陸同胞,,更無此空前浩劫之遭遇矣,吾人自當以補先哲之缺憾,,則幾矣,,特此以為爾壽也。父示,?!?/FONT>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