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祖修來到與報社同在一層樓上的軍區(qū)文化部,,請他們從軍區(qū)文工團找來10位同志,,以便幫助抄寫,。然后,,董祖修把雷鋒的日記本細心地拆開,一打一打地排列了次序,,并加上了號碼,。
大約用了兩天的時間,雷鋒日記(連同雷鋒的筆記本里的少量日記)的整個抄寫和初步校閱工作進行完畢,。董祖修逐篇細讀,,訂正了個別標(biāo)點和文字,。這樣,,一份完整準確的雷鋒日記抄件,便在短短幾天之內(nèi)完成了,為《雷鋒日記》的早日出版爭取了時間,。
日記抄完之后,,董祖修最關(guān)心的要算是裝訂日記本的事了。他請報社與軍區(qū)印刷廠最熟悉的同志把拆開的本子親手送到印刷廠裝訂,。軍區(qū)印刷廠對雷鋒的遺物十分珍惜,,他們特意請一位老師傅,按照精裝的辦法,,把幾冊日記本一針一線地裝訂起來,,然后把封面粘好。日記本被帶回來后,,大家一看,,不僅幾乎和原來的一樣,而且比原來的舊本子訂得更結(jié)實了,。
不久,,雷鋒的日記本、筆記本共9本,,連同雷鋒其他遺物一起,,被征集到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作為寶貴的精神財富,,長期珍藏,。
雷鋒日記抄件在上交之后,經(jīng)總政宣傳部審查,,共選輯121篇,,約4.5萬字,于1963年4月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這是在全國范圍內(nèi)發(fā)行的第一本內(nèi)容豐富,、文字準確的雷鋒日記。這本日記的出版,,滿足了全國人民學(xué)習(xí)雷鋒的急需,,也成為對雷鋒的“永久紀念”。
一張紙條與一段著名的“日記”
1960年10月,,董祖修到雷鋒所在連隊采訪時,,在雷鋒的小箱子里發(fā)現(xiàn)了幾冊筆記本,這些本子上也有一部分內(nèi)容是日記,。董祖修在閱讀新發(fā)現(xiàn)的日記時,,突然從打開的日記本中飄落下一張小紙條。他撿起一看,,是雷鋒的筆跡,,上面寫著:
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
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的火熱,
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fēng)掃落葉一樣,,
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
董祖修如獲至寶,喜出望外,。這四句話用春,、夏、秋,、冬四季作比喻,,把一個革命者對待同志、對待工作,、對待錯誤思想以及對待敵人所應(yīng)有的正確態(tài)度,,非常精辟地表述出來,是雷鋒形象的真實寫照,,是雷鋒精神的高度概括,。他想,如果把這四句話,,同雷鋒的事跡結(jié)合起來宣傳,,一定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1960年11月底,,《前進報》在研究對這四句話如何處理時,,董祖修以負責(zé)的態(tài)度說明了事實,肯定這是出自雷鋒日記本中的一張紙條,,而不是來自日記本身,。大家認為,四句話雖然不符合雷鋒日記的實際,,但它并沒有違背雷鋒的生活實際,,所以決定選用。在討論中,,有人認為其中的第三句,,即“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fēng)掃落葉一樣”,同其他三句相比,,末尾少了一個形容詞,,但是為了忠于原作,刊載時沒有隨意增加文字,。
1963年,,董祖修等人在沈陽和北京校對雷鋒日記的過程中,考慮到這句話在全國人民中的傳播和影響,,因此斟酌再三,,最后還是確定把它保留,,加在1960年10月21日的日記之后,中間加了一句連接詞:“我要牢牢記住這段名言,。”
編輯:
梁昌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