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0五年四月七日,,中國國民黨中常委、蔣家第三代蔣孝嚴夫婦到奉化溪口為蔣家祖墳上香,。圖為媒體蜂擁下的蔣孝嚴夫婦,。
如今的正氣亭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四圍景色宜人,,是不可多得的幽靜去處,。正氣亭以蘇州花崗石為基礎,重檐飛角,,藍琉璃瓦,,大紅立柱。亭前匾額為蔣介石親題“正氣亭”三個字,,蔣并撰楹聯(lián)一副,,上聯(lián)是“浩氣遠連忠烈塔”,下聯(lián)為“紫霞籠罩寶珠峰”,,落款“民國三十六年九月蔣氏中正”,。亭后花崗石墻中央鑲嵌一塊碑,刻有《正氣亭記》,,碑文為孫中山先生的兒子孫科撰寫,,雖經歷風霜雪雨,但字跡依舊清晰可辨,。亭子藻井,,青天白日圖案格外醒目。與南京的其他名勝相比,,正氣亭平時有些落寞,,但島內再度炒起“兩蔣”歸葬大陸的話題后,游客明顯增多,。臺灣東森電視臺的記者就此訪問南京居民,,有居民表示,“我們歡迎他(蔣介石)過來”,。
傳蔣經國愿葬母墳旁 故居“小洋房”今猶在
與蔣介石不同,,人們普遍認為孝順的蔣經國很可能會希望葬在母親毛氏的墓左右。浙江奉化溪口是蔣家父子的故鄉(xiāng),。溪口位于今天寧波市區(qū)的西南方向,,奉化市西北方向,距寧波市區(qū)22公里,,沿寧奉公路南行至江口右轉彎再行8公里即可到達,。溪口背靠武山,面臨剡溪,,山光水影,,風景如畫,。這里留下了蔣氏父子的許多記憶,也留下了不少蔣家遺存,。
到過這里的人,,大多參觀過“小洋房”,此屋原是為美國軍事顧問端納先生所建,,1937年蔣經國從蘇聯(lián)留學回來后居住于此,,直至1939年到江西贛州任國民黨行署專員。其間,,蔣介石為其子請了兩位老師,,嚴教不懈,“以解除其馬列主義武裝”,,同時為其兒媳蔣方良女士教中文,。
“小洋房”最特別的地方,是屋內有一石碑,,刻著蔣經國手書的“以血洗血”四字,,表示他對日本侵略者的痛恨及替母復仇的決心。1939年12月12日,,日軍飛機轟炸溪口,,蔣經國母親毛福梅不幸罹難。蔣經國接獲噩耗趕回家,,憤怒不已的他,,在母親死亡地點立了“以血還血”的石碑。因當時沒有時間看風水選寶地,,蔣經國只好暫時把母親遺體安厝在她常去誦經念佛的家廟摩訶殿內,,并在1946年正式下葬于殿旁。墳墓坐西北朝東南,,四周有石頭圍護,,看起來簡樸端莊。墓碑上的“先妣毛太君之墓”由蔣經國老師,、國民黨元老吳稚暉題寫,。
相關報道:
相關新聞
編輯:
梁昌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