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一家英國報紙刊登了海軍老兵巴迪·哈德的一篇回憶文章,。文章講述了一個發(fā)生在1941年圣誕之夜的驚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中國海軍少將陳策,。多年后,,這位被英國政府授予“大英帝國爵士”稱號的“獨腳將軍”率英軍突圍的傳奇經歷,依然被人津津樂道,。
陳策寧死不當俘虜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拉開了太平洋戰(zhàn)爭的序幕。8日,,日軍投入海陸空力量發(fā)動了對香港的進攻,。英軍在香港的防御力量極其微弱,只有28門大炮,、6架飛機和少量小型艦艇,,人員包括英國、加拿大,、印度等國部隊在內共1.5萬人,。然而,港英當局錯誤地估計了形勢,,認為英軍能堅守香港6個月,,因而沒有與國民政府積極配合,致使增援香港的中國軍隊無法按期到達,,英軍陷入苦戰(zhàn),。
戰(zhàn)斗打響后,國民政府駐港特派軍事代表,、海軍少將陳策,,號召在港中國軍民積極抗戰(zhàn)。這位因追隨孫中山而失去左腿的“獨腳將軍”,,聯絡中國駐港各機構,,成立了“中國各機關駐港臨時聯合辦事處”,協助港英當局,,維持社會秩序,。可是,,僅僅過了18天,,英軍就支撐不下去了。12月25日,,香港總督楊慕琦接到了英國政府“放棄抵抗,,向日軍投降”的命令。
陳策獲悉英軍將要投降的消息后,,立即召集中國各機構代表開會,,研究對策,。會上,陳策堅定地表示:“如果我國援軍不到,,香港一旦陷落,,我寧死不做日本人的俘虜,決定冒險突圍,?!彼麖目诖锶〕鲎o照,用筆寫下“不成功則成仁”6個字,,又分別給父母和妻子寫了遺書,,吩咐弟弟陳籍帶回家鄉(xiāng)。隨后,,他將突圍決定通過電話告訴楊慕琦,。楊慕琦十分贊同陳策的主張,并把僅有的5艘魚雷艇交給了他,。
下午3時,,英軍遠東情報局局長麥克道格爾、助理羅斯,、空軍少校參謀沃克斯福德等十多名軍官相繼趕來,,跟隨陳策一起突圍。另外,,響應突圍的還有來自陸,、海、空三軍的50余名英軍官兵,,他們乘坐5艘魚雷艇,,沖破日軍封鎖線,直駛鴨脷洲盟山背停泊,,等待陳策的到來。其中就包括07號魚雷艇上的艇員巴迪·哈德,。一小時后,,當獲悉楊慕琦已馳往九龍向日軍投降時,陳策立即下達了突圍命令,。
編輯:
梁昌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