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標簽: | [毛澤東] |
1963年向羅榮桓元帥遺體告別
從1950年送別黨的重要領導人任弼時以后,,毛澤東在50年代也曾赴大使館吊唁蘇聯和東歐國家多位領袖,,也曾吊唁張瀾,、李濟深兩位民主人士,,但卻較長時間都沒有參加黨內同志的葬儀,包括1960年5月逝世的黨內元老林伯渠,、1961年3月逝世的陳賡大將,、1962年2月逝世的李克農上將等。
1960年以后,,毛澤東參加各類悼念活動更少,,目前可查的只有兩次:1963年向羅榮桓的遺體告別和1972年參加陳毅的追悼大會,。
1963年12月16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的羅榮桓元帥因病逝世,。早在井岡山斗爭時期,,羅榮桓就得到毛澤東的高度賞識,在以后的幾十年時間里,,毛澤東對他一直非常倚重,。羅榮桓成為解放軍杰出的政治工作領導人,在1955年當之無愧地被授予元帥軍銜,。新中國成立后,,羅榮桓曾任總政治部主任,并兼任總干部部部長,,領導全軍的政治工作,。他始終把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作為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務,做了大量開拓性工作,,為解放軍的思想政治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羅榮桓還曾擔任最高人民檢察署檢察長、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等重要職務,,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嘔心瀝血,,戰(zhàn)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受到廣大干部和群眾的愛戴和崇敬,。
羅榮桓去世的當天晚上,毛澤東同劉少奇,、鄧小平等正在頤年堂聽取聶榮臻匯報十年科學技術規(guī)劃,。會議開始,他提議大家起立,,為羅榮桓默哀,。毛澤東還參加了以劉少奇為主任的治喪委員會。12月17日,,毛澤東,、劉少奇、朱德,、董必武,、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解放軍高級將領和各方面的負責人,,陸續(xù)來到北京醫(yī)院,,向羅榮桓的遺體告別。毛澤東在羅榮桓的遺體前靜默致哀,并向守候在遺體旁的羅榮桓家屬表示親切慰問,。12月23日上午,,首都各界1萬多人,在勞動人民文化宮隆重公祭羅榮桓,。公祭儀式由劉少奇主祭,,朱德、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陪祭,,由鄧小平致悼詞,,對羅榮桓的一生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共中央號召全黨,、全軍,、全民繼承和發(fā)揚羅榮桓同志的革命精神。毛澤東沒有參加公祭大會,。
據回憶,,著名的《七律·吊羅榮桓同志》是毛澤東在北京醫(yī)院向羅榮桓遺體告別后幾天寫下的一首詩。詩中寫道:記得當年草上飛,,紅軍隊里每相違,。長征不是難堪日,戰(zhàn)錦方為大問題,。斥 每聞欺大鳥,,昆雞長笑老鷹非。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雖然對這首詩存在不同的解讀,但毋庸置疑,,這份身后哀榮,,充分表達了毛澤東對羅榮桓的高度評價和痛惜之情。
1972年出人意料地參加陳毅追悼大會
1972年1月10日,,毛澤東參加陳毅追悼大會,,有著深刻的社會歷史背景,是非常重要的歷史事件,,在當時產生了巨大影響,。
相關新聞
編輯:
梁昌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