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標簽: | [清朝] [中日關(guān)系] [明朝] |
1868年,,日本維新政府的“太政官令”傳達到了琉球,,將琉球王國置于日本鹿兒島縣的管轄之下,隨后又將其改為政府直轄地,。1872年10月,借明治天皇親政之機,,鹿兒島縣秉承明治政府的旨意,,令琉球王子伊江等人進宮朝拜。伊江等人從鹿兒島乘船出發(fā),,先抵達品川,,后進宮朝拜。當時,,琉球的賀表上寫的本是“琉球國王尚泰”,,而日本外務省擅自去其國號,改為“琉球尚泰”,。明治天皇下詔將琉球王室“升為琉球藩王,,敘列華族”。第二年,,又下詔書命琉球受內(nèi)務省管轄,,租稅上繳大藏省,將其納入日本內(nèi)政的軌道,,而這一切都沒有獲得琉球國的同意,。
日本借琉球事件出兵臺灣
就在日本加緊控制琉球的時候,,“牡丹社事件”為日本人徹底占領(lǐng)琉球并染指臺灣找到了借口,。
1871年11月27日,66名前往中國進行朝貢和貿(mào)易的琉球人,,在回國途中因遇到大風,,船舶漂流到了臺灣,被不明就里的臺灣土著牡丹社民誤認作敵人,,殺死54人,,另外12人被清政府護送回國?!澳档ど缡录钡漠斒氯艘环绞侵袊用?,一方是中國藩屬國的臣民,本與日本無關(guān),,但日本卻蓄謀吞并琉球,,并借機插手臺灣。
1873年日本使者副島種臣和柳原前光來到中國,,他們本是來換取3年前與清政府簽訂的《天津修好條約》和《通商章程》文件的,。但到達北京后,副島種臣前往禮部商討覲見同治皇帝的禮節(jié),,而副使柳原前光則前往總理衙門,,拜見了辦事大臣毛昶熙和董恂。他分別與兩位大臣談起了不久前發(fā)生的臺灣土著殺死琉球人的事件。毛,、董二人在談話中無意流露出“殺人者皆屬‘生番’,,系化外之民”的意思,結(jié)果被日本人抓住了話柄,,強詞奪理地說這些“化外之民”不歸中國政府治理,,進而表示否認臺灣是中國的領(lǐng)土,為“代表”琉球出兵臺灣找借口,。
就在清政府對日本的侵略意圖疏于防范的時候,,日本人的侵略行動已經(jīng)開始了。日本先派海軍將領(lǐng)樺山資紀和水野遵到臺灣秘密考察,,后以陸軍中將西鄉(xiāng)從道,、大藏卿大隈重信為侵臺軍政長官,出兵臺灣,。此時的日本畢竟還是羽翼未豐,,因此向美國尋求幫助。而剛剛從南北戰(zhàn)爭的硝煙中走出來的美國也正伺機向外發(fā)展,。與日本一拍即合的美國,,派遣駐廈門兼臺灣領(lǐng)事李仙得等人為顧問,租借美國郵船“紐約號”,,隨同日軍出兵臺灣,。
相關(guān)閱讀:
相關(guān)新聞
編輯:
梁昌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