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標簽: | [中共] |
核潛艇研制的一步步進展,,不僅為我國的“兩彈一星”尖端技術(shù)增添了新的門類和內(nèi)涵,也為我國戰(zhàn)略武器的打擊力量增加 了新的手段,。
在海軍裝備體系中,核潛艇是重中之重,。
1961年開始,,我就參加和領導了核潛艇工程的研究發(fā)展工作。此后30多年,,不論調(diào)到哪里,,不論擔任什么職務,我始終都參與了核潛艇工程,,它的每一次成功 和挫折,,我都親歷其間。
剛介入核潛艇工程,,我就清楚地認識到,,這是一項國家戰(zhàn)略性工程,它不僅僅是海軍的戰(zhàn)略武器,,更是國家的威懾力量,,是我國綜合國力的體現(xiàn)。
就任海軍司令員后,,我自然格外注重核潛艇發(fā)展的實際工作,。1982至1988年間,我組織了核潛艇的各項試驗和訓練,,并且考慮了第二代核潛艇的研制問題,。
核潛艇長航訓練是我比較關注的問題。早在1974年第一艘魚雷核潛艇就交付海軍了,,但由于多種原因,,一直泊靠在船廠或港口里。1981年,,我以副總長的身份去檢查,,感到這樣不行。雖然還有些遺留問題,,但艇已經(jīng)交付了,,就要讓部隊自己管理 ,自己訓練,,組織航行,。在我的要求下,北海艦隊和核潛艇基地加強了這方面的訓練。經(jīng)過認真準備,,1981年11月至12月,,北海艦隊曲振牟副司令員指揮核潛艇進行了首次超過一個月的長航訓練。我就任海軍司令員后,,繼續(xù)關注這個問題,。1983年10月至11月,又進行了第二次更長時間的長航,。1984年第二艘魚雷核潛艇交付,。1985年11月至 1986年2月,該艇在潛艇基地副司令員楊璽指揮下,,完成了數(shù)十晝夜的最大自持力試驗,。遠航試驗證明,中國自行研究設計 制造的核潛艇和我們培養(yǎng)的第一代核潛艇指戰(zhàn)員,,是頂用的,,是真正的水下蛟龍。
相關新聞
編輯:
劉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