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標簽: | [明朝] |
當其時,,正是"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的時候,,午門外的廣場上,言官與大臣分跪兩邊,,個個都淋得落湯雞似的,,但誰也不覺得尷尬,,也不覺得侮辱。他們爭論得面紅耳赤,,一天沒有結(jié)果,。朱棣讓他們第二天再來午門下跪辯論。雨還在不緊不慢地下著,,朱棣在城樓上不慍不火地看著,。官員們冒雨下跪,不依不饒地爭論著,。這場景看起來有點滑稽,,然而中國的中世紀的政治,便是在這種滑稽中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朱元璋于1368年創(chuàng)立大明王朝,,雖然定都南京,但似乎從一開始,,朱元璋就覺得南京不是很合適,。因為它偏安江南,對控制遼闊的北方十分不利,。洪武元年,,朱元璋下了一個詔書,言道:"江左開基,,立四海永清之本,;中原圖治,廣一視同仁之心,。其以金陵,、大梁為南、北京,。"大梁即今天的開封,。朱元璋出于戰(zhàn)略考慮,提出設(shè)南,、北兩個都城,。還有一說就是襲漢唐的舊制,將長安(今西安)列為都城,。朱元璋覺得自己年事已高,,完成不了首都北遷的任務,便將希望寄托在懿文太子身上,。誰知懿文太子早夭,,定都關(guān)中的計劃落空。方孝孺的《懿文皇太子挽詩》寫道:"相宅圖方獻,,還宮疾遽侵......關(guān)中諸父老,,猶望翠華臨。"講的就是太子曾去西安做遷都前期籌備工作的事,。
自秦開始,,中國歷朝的首都,大都建在北方,。宋之前,,長安、洛陽,、開封都曾做過都城,。其中以長安的時間最長。南方如金陵,、杭州,、揚州等處,亦曾做過都城,。奇怪的是,,在南方建都的王朝,大都短命,。而都于北方者,,大都國祚長久。這皆因在漫長的歷史中,,以農(nóng)耕文化為主的漢文明,,始終受到北方少數(shù)民族游牧文化的沖擊。在冷兵器時代,,漢人的溫文爾雅怎抵擋得住"胡人"的鐵馬金戈,。建都北方,主要是為了抵御異族的入侵,。
朱元璋滅元之后,,卻沒有將元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直接定為首都,仍然選中金陵營造他的皇城,。這大概是因為朱元璋出生淮右,,而且骨子里頭視"胡元"為異端,因此對元朝的都城從感情上厭惡,。但是,,從洪武二年起,他就對定都金陵產(chǎn)生了動搖,。
朱元璋的遷都念頭,,雖然從沒有打消過,但也從來沒有真正實行過,。為解決西北和東北的異族入侵,,他不是采取遷都北方就近指揮防御的辦法,,而是改用"封王"制,即把自己的兒子分封到北方各邊,,擔負起剿撫夷狄的任務,。關(guān)于這件事,鄭曉的《今言》有載:
國初都金陵,。以西北胡戎之故,,列鎮(zhèn)分封,似乎過制......今考廣寧遼王,、大寧寧王,、宣府谷王、大同代王,、寧夏慶王,、甘州肅王,皆得專制率師御虜,。而長陵時在北平為燕王,,尤英武。稍內(nèi)則西安秦王,、太原晉王,,亦時時出兵,與諸藩鎮(zhèn)將表里防守,。
北方,,包括東北和西北,都有虜患,。朱元璋于此分封九個兒子,,統(tǒng)兵御虜。天下的軍權(quán),,多半都在自己的兒子們手上,,所以,生性謹慎的鄭曉也微諷"似乎過制",。這九位親王,,都曾經(jīng)與虜敵交過手。但真正對穩(wěn)定北方控制強虜起到?jīng)Q定性作用的,,還是時為北平燕王的朱棣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在朱元璋的二十六個兒子中,他是最能干的一個,。北京之所以成為明朝的首都,,清朝繼之,中華人民共和國又繼之,其發(fā)脈者,,就是這個朱棣,。
相關(guān)新聞
- · 福建發(fā)現(xiàn)張三豐的家譜 祖籍可能為邵武(圖)
- · 揭秘:中國歷史上唯一只有一個老婆的皇帝(圖)
- · 明大臣葉向高墓 兩石像重見天日仍威嚴(圖)
- · 統(tǒng)一國家:明太祖朱元璋八次北征蒙古
編輯:
梁昌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