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暢(右)與鄧穎超在
李富春(左)和周恩來
葛健豪的刺繡工藝精湛,,深得法國婦女的喜愛,一件可賣幾十法郎至上百法郎,。換來的錢,,她不止是供自己和兒女們的勤工儉學(xué),她還用剩余的錢資助他人,。在留學(xué)的同時,,她積極參加了留法學(xué)生的革命活動,尤其是對蔡和森等人在法國的建黨活動予以支持和幫助,。她曾發(fā)起組織了“開放海外大學(xué)女子請愿隊”,,她走在隊伍的最前面,到里昂大學(xué)請愿,。1921年2月28日發(fā)生的向北洋軍閥政府駐法公使館的請愿斗爭,,她又一次參與其中。她與蔡暢,、向警予等人走在400多名留法學(xué)生的最前列,,沖進了北洋政府駐法公使館,迫使其作出了讓步,。1922年,,蔡和森與向警予先后歸國,參加中共中央的領(lǐng)導(dǎo)工作,。蔡暢于1923年2月在法國生下了小孩,。葛健豪既要勤于做工,又要儉以求學(xué),,還要參加革命活動,,又要為女兒當(dāng)保姆。她一個人要付出幾倍的辛勞,,但她堅持下來了,。直到同年秋,黨派蔡暢,、李富春夫婦二人去蘇聯(lián)學(xué)習(xí)后,,她才帶著小外孫女李特特輾轉(zhuǎn)歸國,。
歸桑梓晚年心系偉業(yè)
葛健豪歸國后,先在長沙安家,,大革命失敗后,,她先后輾轉(zhuǎn)于武漢,、上海,,掩護兒女、兒媳和女婿干革命,。至1928年她的二兒蔡麓仙與三兒媳向警予先后為革命犧牲后,,經(jīng)蔡和森與蔡暢商定,才把老母親安排回到了老家湖南永豐,。1931年,,蔡和森在廣州壯烈犧牲,家中的人怕她傷心,,一直瞞著未讓她知道,。葛健豪居家的生活是十分艱苦的。這時,,她在永豐的老家一點財產(chǎn)也沒有,,只好與丈夫帶著長女及孫輩們租居別人的房子。1932年,,其丈夫蔡蓉峰去世,,葛健豪便在距永豐十多華里的石板沖定居下來。為了生計,,她種了幾畝地,,她和女兒慶熙、孫子蔡博,,外孫女李特特一起,,過著清貧的生活。如今,,石板沖故居的大門前的地坪里,,還生長著一棵老楊梅樹,這就是葛健豪搬到這里來時親手栽種的,。
1943年3月16日(農(nóng)歷2月21日),,葛健豪在永豐石板沖與世長辭,享年78歲,。臨終前,,她還一直不知道兒子已經(jīng)為革命壯烈犧牲。她問長女蔡慶熙:“和森,、咸熙(蔡暢)有信回沒有,?”并要長女寫信告訴他們:“母親已看不到他們的事業(yè)的成功了,。但革命一定會勝利的!”她的遺言,,使我們仿佛看到了那顆為革命怦怦跳動了一生的偉大母親的心,!心臟可以停止跳動,但她那博大的胸襟,,堅毅的精神以及愛國的革命情懷,,將永遠為后人所景仰。
這位偉大的女性,,養(yǎng)育出了在中國革命史上出類拔萃的四位偉人——兒子蔡和森: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建人之一,,中央宣傳部第一任部長;兒媳向警予,,我國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qū),,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個女中央委員,毛澤東曾稱贊她為“模范婦女領(lǐng)袖”,,女兒蔡暢,,國際進步婦女運動的著名活動家;女婿李富春,,曾任國家計委主任,,國務(wù)院副總理,中央書記處書記,。葛健豪為革命養(yǎng)育出了四個中央委員,,她不愧為偉大的革命母親。
(作者羅紹志系原中共雙峰縣委黨史辦主任,,研究員,,著有《蔡和森傳》)
相關(guān)閱讀:
相關(guān)新聞
- · 中共建政后是如何對待上海灘大佬黃金榮的(圖)
- · 百歲上將呂正操的傳奇人生(組圖)
- · 密檔:追溯1974年彭德懷骨灰失蹤之謎(組圖)
- · 羅瑞卿要與林彪當(dāng)面對質(zhì) 周恩來:太天真(圖)
編輯:
梁昌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