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父報(bào)仇的施劍翹
1935 年 11 月 13 日,佛堂里一聲槍響,,30 歲的施劍翹為報(bào)父仇,,近距離刺殺孫傳芳,而她也被冠以"俠女",、"烈女"頭銜,,在此后幾十載中,不斷成為民國時(shí)期多種演義故事的女主角,。
1949 年,,施劍翹扭著秧歌迎來了蘇州城的解放,,也在同一年,,她把自己的兩個(gè)兒子施僉刃和施羽堯送進(jìn)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外界各種亦真亦假的傳說中,,"施劍翹"已籠罩了濃重的神秘色彩,,而在現(xiàn)已七旬的老人施羽堯眼里,她就是一位普普通通,、慈愛的母親,。
我的母親刺殺了孫傳芳
口述/施羽堯 整理/李 菁
家仇
我的哥哥名叫"僉刃",我叫"羽堯",,細(xì)心人可能注意到,,我們的名字組合起來就是"劍翹",正是母親的名字。其實(shí)"劍翹"也不是母親的本名,,她原名叫施谷蘭,,"劍翹"這個(gè)名字是她決意刺殺孫傳芳后改的。外祖父去世 10 周年時(shí),,母親想到家仇還沒報(bào),,心里難過,
一個(gè)月夜她仰望天空,,自己吟了上世紀(jì)20一首詩:"翹首望明月,,拔劍問青天。"從此就把自己的名字改為"施劍翹",,也想以此激勵(lì)自己,。
母親刺殺孫傳芳的原因很簡單,就為報(bào)殺父之仇,。
我的外祖父施從濱,,安徽桐城人。用了 30多年,,做到山東省軍務(wù)幫辦兼奉系第二軍軍長,。
1925 年秋,孫傳芳聯(lián)系了一些反對(duì)張作霖的勢力,,與奉系軍閥為爭奪安徽,、江蘇展開大戰(zhàn)。張宗昌要外祖父南下對(duì)抗孫傳芳,。在安徽固鎮(zhèn),,外祖父被三面圍住,他乘鐵甲車撤退,,但孫傳芳很狡猾,,他拆掉了鐵軌,鐵甲車翻覆,,倒在地里,,
外祖父和他的隨從全部被俘。外祖父從固鎮(zhèn)被帶到蚌埠車站孫傳芳的指揮部,,雖然有周圍人求情,,勸孫傳芳不要?dú)⒎敚珜O傳芳還是命大刀隊(duì)將外祖父斬首,,并下令把外祖父的頭掛在蚌埠車站示眾,。為了增加羞辱意味,還命人在白布上用紅字寫著"新任安徽督辦施從濱之頭",,并暴尸三天三夜,。
相關(guān)閱讀:
編輯:
梁昌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