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標(biāo)簽: | [唐朝] |
《長恨歌》一鳴驚人
離周至縣城不遠(yuǎn),有座仙游山,,山上有個仙游寺,。白居易、王質(zhì)夫,、陳鴻,,三個男人游寺,枯樹下曬太陽,,喝茶,,傾聽鳥鳴,談古論今,,時在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十二月,,談起幾十年前的安史之亂,談起唐明皇楊玉環(huán),,十分感慨,。據(jù)陳鴻記載,王質(zhì)夫?qū)Π拙右渍f:“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潤色之,,則與時消沒,不聞于世,。樂天深于詩,,多于情者也,試為歌之,,如何,?”
閆軼哲 整理
意思是玄宗和玉環(huán)的愛情悲劇,,大詩人方能潤色書寫,使之流傳,,否則就要失傳,。白樂天不僅詩寫得好,而且多情,,經(jīng)歷過纏綿悱惻的男女情事,。寫出來的東西能否傳世,還是個未知數(shù),。
白居易答應(yīng)“試為歌之”,。朋友的期待,對他是鼓勵,。此時他還不算名播天下的大作家。他的才華需要作品來證明,。
另有一層:多情男子正患著情愛缺失癥,。
成詩的時間,可能在公元807年的春天,,杰作問世了,。陳鴻和元稹連夜寫下《長恨歌傳》,同時見證了兩件大事:白居易的佳作由來,,玄宗玉環(huán)的戀愛細(xì)節(jié),。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盡期,!”
《長恨歌》傳到長安,白居易名聲大振,。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他雙喜臨門:朝廷封他為翰林學(xué)士,;一位姓楊的女士對他青眼有加。他從小小的周至縣尉,,一步跨到皇帝身邊,。做了翰林學(xué)士,不久,,又任左拾遺,。
白居易做翰林,當(dāng)諫官,,幸福的婚姻同步展開,。但等他與楊氏步入夫妻常態(tài),,他才發(fā)現(xiàn),老婆對他要求很高,。楊氏希望他當(dāng)大官,,一家子榮華富貴。白居易寫《贈內(nèi)》,,苦口婆心講了四對古代的賢夫妻皆能固窮的故事,。
臧否朝廷遭貶
元和八年(公元813年),白居易倒霉了,。
忽然有一天,,他接到圣旨,調(diào)任京兆戶曹參軍,。憲宗不讓他再干左拾遺,,切斷了他的言路。掌管京兆府的戶籍,、租稅,,也算肥缺,對白居易卻是沉重打擊,。他苦悶,,出門受奚落,回家看老婆嘲弄的笑容,。
這一年他母親去世,。丁憂結(jié)束回朝廷,任太子左善贊大夫,,是個閑職,,活動范圍僅限于東宮,不得臧否朝廷得失,。
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的夏季,,長安發(fā)生了一件怪事:宰相武元衡被人殺死在街上。誰殺的,?出于什么樣的殺人動機,?滿城都在議論,朝廷的氣氛驟然緊張,,武元衡的政敵和盟友都受矚目,。宰相死了,權(quán)力格局肯定會有變化,,聰明的官員按捺著性情,,靜觀其變。
白居易卻要發(fā)議論,寫奏章,,認(rèn)為宰相被暗殺在大街上是國恥,,應(yīng)當(dāng)徹查殺手和躲在幕后的兇手。詩人的真性情,,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授人以柄,。
然而憲宗降罪于他,貶為江州司馬,。
相關(guān)新聞
編輯:
梁昌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