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標簽: | [明朝] |
度過多事之秋
在楊士奇墓右側豎著一塊兩米高的墓碑,,記錄著他由一介寒士升遷至當朝宰相的一生,。
永樂二年(1404),,機遇再次光顧了楊士奇,朱棣選拔他為輔助皇太子的官僚,于是他和后來的皇帝朱高熾結下了難得的師友之緣。不久,楊士奇晉升為左中允(正六品官),。永樂五年再次升任左諭德(從五品官),輔助左春坊大學士承擔太子的文件往還及學習的有關事務,,同時兼任翰林院侍講,,承擔為皇帝講讀經(jīng)史的任務。朱棣由于對《周易》情有獨鐘,,所以對楊士奇格外尊崇,。
肖館長認為,楊士奇步步高升與他做官靈活是分不開的,,這一點他和大明另一才子解縉有所不同,。
從《明史》記載的這件事情可以看出。朱棣即位之初,,長子朱高熾,、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皆有意爭奪皇太子之位,,后來幾經(jīng)周折,,才確定長子為皇太子。朱棣卻偏偏對其頗有微詞,,寵愛悍勇好斗的朱高煦,,這樣朱高煦和朱高燧公開表示不滿。在這場爭斗中,,楊士奇自然無法置身事外,,但他采取了靈活的策略。
永樂九年朱棣北征回師,,由于次子的讒言,,有意找尋皇太子的過失,向楊士奇詢問朱高熾的情況,。楊士奇并不執(zhí)意為皇太子辯解,,只是說太子仁孝,凡有事宗廟,,祭物、祭器皆親閱,,同時還總結說:“殿下天資高,,即有過必知,知必改,存心愛人,,決不負陛下托,。”無意中表彰了朱高熾寬厚仁愛的個性,。
結果在卷入爭奪太子位的大臣中,,楊士奇處境較好,雖被牽連下獄,,但很快被釋放,,而不像解縉因為此事送了自己的性命,從而順利地度過了自己從政生涯的多事之秋,。
極力輔佐帝王
“后世對楊士奇評價較高之處在于,,他極力輔佐帝王成為開明有為的君主,這一點十分難得,?!毙ゐ^長說。楊士奇與仁宗皇帝關系極為融洽,。楊士奇也利用得天獨厚的條件,,極力輔佐帝王。
相關新聞
作者:
劉國偉
編輯:
梁昌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