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標簽: | [甘地] |
8月14日,印度馬德拉斯,兩個孩子在為甘地的肖像作最后的修飾。今年是印度獨立60周年,,到處可以看見甘地的大幅肖像,。
甘地被耶穌基督的形象強烈吸引,,因為在印度教中沒有類似的形象。他常常跑到山上,,反復(fù)閱讀《福音書》,。特拉普派教士的苦修和修女們照料南非窮人的善行也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但是,,盡管他的基督教朋友們一再勸說,,他最后還是沒有改信基督教。一方面,,他不能相信耶穌是上帝唯一的孩子,;另外,如果改宗,,就要拋棄印度教,,而那是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不過,,基督教對他改變非常大,。在一生所有重要演講中,他都頻繁使用基督教語言,。因此仇視他的印度教徒有時會攻擊他是“基督印度教徒”,。
記:但是,正是在南非,,他變成了一個為印度奔走的斗士,。
拉:是的,人們經(jīng)常忘記這一點,,他在那里生活了20多年,。自初次踏上南非土地,他就面對著種族主義歧視,。那最著名的一幕——所有印度人都知道——發(fā)生在1893年5月21日的一列火車上,,當時24歲的甘地進了頭等車廂坐下。他不知道,,根據(jù)當?shù)胤N族歧視的法律,,印度人沒有權(quán)利這樣做。一個白人要求車上的警官把他趕出去,,雖然甘地買的就是頭等車票,最后他還是和行李一起被那些人強行扔下了車,。甘地感到極大侮辱,,決定為印度人的權(quán)利而戰(zhàn),。但是怎樣戰(zhàn)斗呢?有人呼吁以牙還牙,,但甘地選擇了另一條道路,。后來他說,是托爾斯泰的教導(dǎo)把他從暴力中挽救出來,,他傾向于和平對抗,。他建了一個黨,創(chuàng)辦了一份報紙,,《印度輿論》,,打了很多次官司。很快他就成了一個有名的斗士,,和一個業(yè)務(wù)繁忙的律師,。
記:那他是何時決定全身心投入政治斗爭的呢?
拉:那是13年后,,1906年的事,。在那一年,(南非的)祖魯人起來反抗英國殖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