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標簽: | [甘地] |
“甘地為我辯護”
講述者:普拉胡塔·卡維什瓦,93歲,,曾在艾哈邁達巴德任音樂教師,。
1930年,甘地曾為一件有趣的事情公開為我辯護,。當時我16歲,正在上中學。每天早上,,我們都要唱英國國歌《神佑吾王》。但是有一天,,我和幾個朋友拒絕唱這首歌,,并當場唱起了一首印度愛國歌曲《向您致敬,母親》,。結(jié)果我們被學校開除了,。甘地和其他獨立運動領導人要求當局立即讓我們復學。但沒起到任何效果,。后來他們就自己開辦了嚴格印度化的學校,,那是第一批印度學校之一。我在那所學校繼續(xù)我的學習,,并因此而最終成為一名音樂教師,。
“他遇刺那天我們約好要見面……”
講述者:珊蒂·帕特勒,85歲,,孟買前市長,。
甘地發(fā)起“退出印度”運動的時候,我剛滿20歲,,立即加入追隨他的隊伍,。他的命令是:讓印度解體!他希望讓英國人對局面無法控制,。所有的斗爭都要以非暴力方式進行,。非暴力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讓軍隊的火車脫軌,。我們撬松鐵軌,,讓裝彈藥的車廂無法前進。我們焚燒哨所,,那是殖民統(tǒng)治的象征,。我們都是夜里干這些事,以免傷及人命。為了嚇唬那些守衛(wèi)人員,,我們自制爆竹,,炸出很響的聲音。這一招很靈,。甘地還說,,要讓英國人認為我們的人數(shù)很多。所以,,我們這些積極分子總是在夜里傾巢出動,,張貼抗議標語,到處都是:墻上,,公里路標上,,火車車廂上,巴士上,,足有幾百上千張……清晨醒來時,,英國人總是目瞪口呆。
在獨立之后,,我曾和甘地約好見一次面,,他把會見安排在1948年1月30日黃昏時分。當我趕到的時候,,他剛剛被人刺殺,。第二天,我加入了喪葬游行隊伍,。行進途中我爬到一棵樹上,,瞥見他的遺體靜靜躺在一輛平板車上。這一幕深深嵌入我的記憶,,再也無法抹去,。
檔案館
甘地編年史
1869:出生于波爾班達
1888:赴倫敦求學
1893:赴南非
1894:建立印僑聯(lián)合會
1906:在約翰內(nèi)斯堡創(chuàng)建非暴力斗爭理論
1915:回到印度
1919:發(fā)起第一次非暴力抵抗運動
1930:領導“食鹽進軍”
1942:發(fā)起“退出印度”運動,再次入獄
1947:印度獨立,,巴基斯坦誕生
1948:在新德里遇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