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歷史 > 歷史研究 > 正文 |
|
相關標簽 | [宋朝] |
可以說,這是趙匡胤不同于其他開國皇帝的地方,,他很好地解決了帝王與開國重臣之間的矛盾,。可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趙匡胤聰明是聰明,可是他卻聰明過了頭,,他如果僅僅是削弱他猜忌的將領的兵權和他們所領導軍隊的軍事勢力,,同時提拔新的年輕有為的將領,建立起自己的嫡系部隊,,那么也許宋帝國將成為一個強盛的東亞超級大國,,可是趙匡胤在削弱了這些人的兵權后,連續(xù)頒布了一系列軍事制度上的變革,,比如在中央將樞密院設置為最高軍事機構,分割了宰相的軍事權,。此舉本來是為了降低宰相的權利,,消除對皇帝權威的一個潛在威脅??墒亲蕴嬖O置了樞密院后,,這一職位卻一直被文官占據(jù),其后雖有武官爬上這一位置,,但在位時間都不長久,,最后都被朝中的文官勢力趕下了臺。同時除了設立樞密院長官為樞密使外,,還設置副使,,其后繼續(xù)設簽署樞密院事為次副長官,設同簽署樞密院事為末副長官,。這樣的組織結構重疊不僅冗繁,,而且大大降低了軍事調動的效率,。
“守內(nèi)虛外”,“強干弱枝”歷來是趙匡胤的既定國策,。本來一個銳意進取的大宋帝國在連續(xù)遭到兩次遼國的慘敗后便龜縮不前,,此時國內(nèi)連續(xù)發(fā)生全師雄兵變、王小波李順起義,、王均兵變,,宋帝國的統(tǒng)治者便將目光集中到了國內(nèi)。對內(nèi)鎮(zhèn)壓,,對外妥協(xié),,中國人歷來都是內(nèi)戰(zhàn)內(nèi)行,外戰(zhàn)外行,!趙匡胤對禁軍的駐扎也頗費了一番心思,,將各地地方部隊的強壯士兵編入禁軍,地方部隊里就只剩下了老弱殘兵,,而他又把禁軍一半屯駐邊境,,一半拱衛(wèi)京師。這樣的“守內(nèi)虛外,,強干弱枝”早已埋下了宋帝國兩次覆滅的種子,。
文與武皆為“國之大器”,無論如何都應該是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是一個民族健全人格的全部,,閹割掉任何一個方面都要出問題。趙家皇權開創(chuàng)這種賤視國之將士為“皇家警犬”的不良政治,,使得趙宋亡于外敵,,十萬人崖山投海成為必然。不亡于金也亡于元,,被強敵滅國的命運是終不可逃的,。而明朝國制仿宋而設,亡于外敵也是一條必然的路線,,戚繼光晚年被貶謫而死也是岳飛的類似處境,。在宋后三大朝代中皆因為宋朝文重武輕政治惡果的影響,而未能回到中華文明的漢唐雄風,。清朝和元朝類似,,來自關外蠻族的尚武強悍之風,注入到中華民族對武臣神經(jīng)過敏的肌體中,,扭轉了“守內(nèi)虛外,、崇文抑武”的惡政,維系了中華民族的國家主權和獨立發(fā)展,實在有功,!而清朝和元朝在立國之初,,種族文明皆未根除荒蠻野性,殺性未息造成族群對立,,耗費大量國力來控制中原漢人,,繼承中華文明卻難能發(fā)揚光大于中華周界。而明朝卻因循宋朝國制成為第二個宋朝,,在完成一統(tǒng)后閉關鎖國,,中華文明在宋朝之后終守于東亞四界而未能發(fā)揚光大于世界五大洲。
編輯: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