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文物為何難回歸
今年3月,,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副總干事牛憲鋒來到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零距離直面流失的中國國寶后,他感慨地寫道:“只有與流失國寶面對面的時候,,對于歷史的回憶,,殘缺的藝術及其依舊微芒綻放的文化之光,才會有徹底的覺悟和生動的靈感,,這不啻為一個悲喜交加的魂魄打擊,?!钡菚r隔100多年,如何讓眾多流散在世界各地的圓明園文物回歸,,卻是一個十分困難的課題,。
國家文物局古建筑專家組組長羅哲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文物外流一般來說有三種形式:一種是外國侵略者偷搶出去的,,應依據(jù)《國際法》無條件還回來,;一種是私下賣出去的,很難找回來,,如果再倒手幾次就更難要了,,可以等時機合適時,以民間交流的形式要回來;還有一種是政府贈送的,,包括清政府,、北洋政府等等,你就不能往回要了,,除非兩國文物相交換,。
2003年,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從一位美國私人收藏家處尋訪到火燒圓明園時流失海外的豬首銅像,,經(jīng)過艱苦的談判,,美國人同意轉(zhuǎn)讓,最后由澳門企業(yè)家何鴻燊捐資近700萬元人民幣購回,。
牛憲鋒告訴記者,,雖然還有回贈和討還兩種方式,但目前文物回國較常用和直接的方式還是回購,。由于流失文物大多散落民間,,只有進入市場、拍賣會等流通渠道,,文物才會露臉,,才有可能被國人發(fā)現(xiàn)。目前,,專項基金根據(jù)兩個標準關注流通領域中的流失文物,,一是有較高藝術、文化價值的流失文物;二是有特殊歷史背景和含義的流失文物,,如被搶奪和盜鑿的文物,。依據(jù)這兩個標準,專項基金從2003年至今,,已接洽了一二十件流失國寶,,結果有成有敗。
牛憲鋒認為,,目前一些“你搶了我的,,就必須歸還”的觀點太過簡單,,也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因為海外博物館畢竟只是文物傳承鏈上的收藏者,,而非掠奪者,。”但他強調(diào),,我們不能放棄觀點和立場——
希望海外博物館承認中國流失文物屬于中國文化范疇,,與之展開協(xié)商,希望能回到原址保護,。所持的依據(jù)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在起源地保護文化財產(chǎn)”原則,,但他也坦承,作為民間組織,,專項基金目前所能做的還僅限于合作協(xié)商層面,,比如將文物請回國舉辦展覽等。
相關新聞
- · 英雄挑江山:左宗棠與大清國的興亡(圖)
- · 隱姓埋名300年 商丘現(xiàn)秦淮名妓李香君后人
- · 文韜武略:康熙重用降將施瑯 發(fā)兵統(tǒng)一臺灣(圖)
- · 清末震驚四川的蛇神案 寡婦們與蛇同居
作者:
王海亮 姜 葳
編輯:
梁昌軍
|